(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尊前:酒杯前,指宴席上。
- 时艰:时局艰难。
- 至治:至高的治理,指理想中的政治清明。
- 隆古:古代的盛世。
- 愁怀:忧愁的心情。
- 逝波:流逝的水波,比喻时间的流逝。
- 相看:互相看着。
- 白首:白发,指年老。
- 莫厌:不要厌烦。
- 数相过:多次相聚。
翻译
眼前尽是战乱景象,宴席上泪流满面。 时局艰难,这是必然的,天道究竟如何安排? 怀念古代的至高治理,忧愁的心情如同流逝的水波。 我们互相看着彼此的白发,不要厌烦多次的相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古代盛世的怀念。诗中,“眼底兵戈满,尊前涕泪多”描绘了战乱的惨状和人们的悲痛,而“至治思隆古,愁怀几逝波”则抒发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相看俱白首,莫厌数相过”则体现了在艰难时局中,朋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相聚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四十八 王文正公 》 —— [ 明 ] 孙承恩
- 《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 —— [ 明 ] 孙承恩
- 《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 —— [ 明 ] 孙承恩
- 《 故园脩竹日在目中家人来都下问以诗五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送郑东湖 》 —— [ 明 ] 孙承恩
- 《 为何养高题扇景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仆衰年病体复来都下情兴可知再用韵一首并呈凤峰一笑 》 —— [ 明 ] 孙承恩
- 《 都下寄友人五首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