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兴(yōu xìng):深邃的兴致。
- 摄衣(shè yī):整理衣裳。
- 陟(zhì):登上。
- 层台(céng tái):高台。
- 嵯峨(cuó é):高耸的样子。
- 彭泽翁(Péng Zé wēng):指古代文学家陶渊明。
翻译
在东园里,我读着书堂里的八首诗。 深邃的兴致无穷无尽,整理好衣裳登上高台。 天空中飞鸟不见了,迎来了长久的狂风。 南山高耸挺拔,远远眺望,心灵得以开阔。 陶渊明啊,怀着怎样的心情,与世俗之子难以相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读书堂中的心境。诗人感受到了深邃的兴致,整理好衣裳登上高台,却发现天空中的飞鸟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长久的狂风。南山高耸挺拔,远眺之下,心灵得以开阔。最后提到陶渊明,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高尚情操的敬仰,以及自己与世俗之子的隔阂之感。整体描绘了诗人在读书中的宁静与思索,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再和玉溪四咏 》 —— [ 明 ] 孙承恩
- 《 鉴古韵语五十九首唐尧帝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二十二 杜工部 》 —— [ 明 ] 孙承恩
- 《 洞口 》 —— [ 明 ] 孙承恩
- 《 襄阳为自古要地抚遗迹吊往事有怀七人焉因各赋诗一首诸葛武侯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三 神农 》 —— [ 明 ] 孙承恩
- 《 夜归 》 —— [ 明 ] 孙承恩
- 《 游韩太监山园小酌二首 》 —— [ 明 ] 孙承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