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咏山居

落日下平芜,远水涵晴空。 西风正摇落,澹霭何冥濛。 千山生夕阴,一望远近同。 草色迎霜白,枫林借春红。 平坡散归羊,云外号征鸿。 依依野人村,处处闻高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平芜(píng wú):平坦开阔的原野。 澹霭(dàn ǎi):淡淡的雾气。 冥濛(míng méng):昏暗模糊。 夕阴(xī yīn):傍晚的阴影。 迎霜(yíng shuāng):迎接霜降。 借春(jiè chūn):借用春天的色彩。 归羊(guī yáng):归家的羊群。 高舂(gāo chōng):高声舂米。

翻译

夕阳西下映照在平坦开阔的原野上,远处的水面映射着晴朗的天空。西风吹拂着树叶飘落,淡淡的雾气笼罩着,显得昏暗而模糊。千山笼罩在夜色之中,远近一片朦胧。草地上的颜色逐渐变白,枫林借用春天的红色。平坡上散落着归家的羊群,远处的云端传来号角声,是归来的雁群。在野人村里,到处传来高声舂米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山居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秋日的宁静与美丽。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山居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诗中的景物交融在一起,展现出一幅幽静而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生机。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