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瞽(gǔ):盲人。
- 一气:指天地间的元气,这里比喻清明的听觉。
- 清聪:清明的听觉。
- 通惠性:通达智慧的本性。
- 聋者能惺:聋人也能觉醒。
- 两点精神:指聋人的精神觉醒。
- 宝瓶:佛教中象征智慧的器物。
- 返邪归正:从邪路回到正道。
- 高空悬玉镜:比喻高悬的明镜,象征清明正直。
- 鉴照:照见,明察。
- 金丹:道教中指炼成的仙丹,比喻修炼得道。
翻译
盲人善于倾听,他们的听觉如同天地间的元气一般清明,能够通达智慧的本性。聋人也能觉醒,他们的精神觉醒如同智慧的宝瓶。从邪路回到正道,就像高空中悬挂的明镜,能够明察秋毫。这让人相信,修炼得道只需一日之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盲人和聋人的感官特点,表达了修炼得道的主题。盲人虽失去视觉,但听觉却异常敏锐,能够通达智慧;聋人虽失去听觉,但精神却能觉醒,如同智慧的宝瓶。这种对比突出了修炼得道的重要性,即无论外在条件如何,只要内心清明正直,就能达到高悬的明镜般的境界。最后一句“始信金丹一日成”更是强调了修炼得道的迅速和神奇,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