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 东林桥雨篷梦归

· 倪瓒
篷上雨潺潺。篷底幽人梦故山。涧户林扉元不闭,萧闲。只有飞云可往还。 波冷玉珊珊。一壑松风引佩环。咏得池塘春草句,更阑。行尽千峰半霎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péng):指船篷,即船上的遮蔽物。
  • 潺潺(chán chán):形容水声,这里指雨声。
  • 涧户:山涧旁的门户,指隐居的地方。
  • 林扉:林中的门扉,也是指隐居的地方。
  • 萧闲:形容宁静而闲适。
  • 玉珊珊:形容水声清脆悦耳。
  • 佩环:古代女子佩戴的玉制装饰品,行走时会发出声响。
  • 咏得:吟咏,创作。
  • 池塘春草句:指创作的诗句,可能暗指春天的景色。
  • 更阑:夜深。

翻译

船篷上雨声潺潺,篷下的隐士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的山林。山涧边的门户和林中的门扉原本就不关闭,显得宁静而闲适。只有飞云可以自由地往来。

水面波光冷冽,玉石般的水声清脆悦耳。山谷中松风轻拂,仿佛引动了佩环的声响。吟咏出了关于池塘春草的诗句,夜已深。在梦中,我行尽了千峰,只用了半霎的时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在雨中船篷下的梦境,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隐逸情怀的抒发,展现了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篷上雨潺潺”和“波冷玉珊珊”等句,以声、色、触感交织的手法,生动地勾勒出一幅雨中水乡的静谧画面。而“涧户林扉元不闭”和“只有飞云可往还”则表达了隐士对自然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咏得池塘春草句,更阑。行尽千峰半霎间”则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时间与空间交织,传达出隐士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和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元代隐逸诗人的高洁情怀和艺术造诣。

倪瓒

倪瓒

元明间常州无锡人,字元镇,号云林居士,又有荆蛮民、幻霞子、曲全叟、朱阳馆主等号。博学,好古。有洁癖。家雄于财,四方名士日至其门,居有清闷阁,藏书数千卷,古鼎法书,名琴奇画陈刊左右,幽迥绝尘。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家财给亲故,未几兵兴,富家悉被祸,而瓒扁舟箬笠,往来太湖及松江三泖间。不受张士诚征召,逃渔舟以免。入明,黄冠野服,混迹编氓。工诗画,画山水意境幽深,以萧疏见长。与黄公望、王蒙、吴镇为元季四家。有《清闷阁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