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梅

玉龙寒嘶银粟下,山色昏冥如破瓦。 老枝枯蘖无眩容,暗里阳春生一罅。 东风团雪作好花,明月落在诗人家。 远移何必得健步,秃兔败茧能荣华。 花光补之俱寂寞,王冤后来观此作。 岁寒重约到狐山,共倚巢居旧时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龙:比喻雪。
  • 银粟:比喻雪花。
  • 昏冥:昏暗不明。
  • 破瓦:破碎的瓦片,形容山色昏暗的样子。
  • 枯蘖:枯萎的枝条。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一罅:一丝缝隙。
  • 秃兔:比喻毛笔。
  • 败茧:破茧,比喻新的开始。
  • 花光补之:指花光和尚,宋代画家,擅长画梅。
  • 王冤:王冕,元代画家,以画梅著称。
  • 岁寒:指冬天。
  • 狐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巢居:指隐居。

翻译

雪花如玉龙般寒冷地嘶鸣,银粟般的雪花飘落,山色昏暗如同破碎的瓦片。 老树的枝条枯萎,没有耀眼的光彩,但在暗中,温暖的春天在缝隙中悄然生发。 东风吹拂,雪花凝聚成美丽的花朵,明月照耀在诗人的家中。 无需远行,也能得到健步如飞的效果,秃笔和破茧也能带来荣华富贵。 花光和尚的画梅已经寂寞,王冕后来看到这幅作品。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相约去狐山,共同倚靠在旧时的隐居阁楼。

赏析

这首作品以雪中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雪花的寒冷与梅花的坚韧,展现了梅花的独特美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玉龙”、“银粟”比喻雪花,以及“秃兔败茧”比喻新的开始和创造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