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书隐为郑原宜赋郑本越人居东山先世徙杭遂家焉尝筑室西湖上从徐勉庵授书经因以为扁示不忘本也原直事亲以孝闻及筮仕都卫尤有声誉故赋长句以美之
东山读书隐居处,如何只在西湖边。
拟岘作记昔闻耳,思越寓吟今信然。
蔷薇花落忆李白,书带草生疑郑玄。
近闻去作幕下士,忠孝要看光简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拟岘(nǐ xiàn):模仿岘山,这里指模仿古代的隐居之地。
- 思越:思念越地,指郑原宜的故乡。
- 寓吟:寓居时所作的诗。
- 书带草:一种植物,这里比喻学问深厚。
- 郑玄:东汉著名学者,这里比喻郑原宜学问渊博。
- 筮仕(shì shì):通过卜筮决定出仕,这里指出仕。
- 都卫:都城的卫士,这里指在都城担任官职。
- 幕下士:幕府中的官员。
- 简编:史书,这里指历史记载。
翻译
东山读书隐居的地方,原来就在西湖边。 曾听说模仿岘山作记,如今相信寓居吟诗思念越地。 蔷薇花落让人想起李白,书带草生让人怀疑是郑玄。 最近听说你去做了幕府的官员,忠孝之事将会被记载在史书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郑原宜在西湖边的隐居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如“蔷薇花落”和“书带草生”,来表达对郑原宜学问和品格的赞美。诗中“拟岘作记”和“思越寓吟”反映了郑原宜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学问的追求。最后两句则预示了郑原宜在官场上的成就,将因其忠孝而被历史铭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郑原宜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