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年宋吏部

·
金镜承恩对紫微,锦鞯白马耀春晖。 谩随仙仗朝天去,不记宫花压帽归。 海国风高秋气早,关河云冷雁声稀。 嗟予已属明时弃,自整丝纶觅钓矶。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镜:比喻明察秋毫的眼睛,这里指宋吏部的明察。
  • 紫微:古代星象学中的紫微垣,代表皇宫或皇帝,这里指朝廷。
  • 锦鞯:装饰华丽的马鞍。
  • 白马:象征纯洁和高贵。
  •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温暖和希望。
  • 仙仗:皇帝的仪仗。
  • 宫花:宫中的花朵,这里指宫廷的荣华。
  • 压帽:指宫花压在帽子上,形容荣耀。
  • 海国:指边远的地区,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关河:关隘和河流,泛指边疆。
  • 丝纶:钓鱼用的丝线。
  • 钓矶:钓鱼时坐的石头,这里指隐居的生活。

翻译

金镜般的明察在朝廷中受到恩宠,骑着装饰华丽的白马在春光中闪耀。 虽然随着皇帝的仪仗朝见天子,却已记不清宫中的花朵是如何荣耀地压在帽上。 边远地区秋风早来,气候寒冷,关隘河流间云雾冷清,雁声稀少。 感叹自己已被这明朗的时代所遗弃,只能自己整理钓鱼的丝线,寻找隐居的钓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金镜承恩对紫微”和“锦鞯白马耀春晖”描绘了作者在朝廷中的荣耀时光,而“谩随仙仗朝天去,不记宫花压帽归”则透露出对那段时光的模糊记忆和淡淡哀愁。后两句“海国风高秋气早,关河云冷雁声稀”则转向对边远地区凄凉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作者的孤独和被遗忘的感觉。最后,“嗟予已属明时弃,自整丝纶觅钓矶”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接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泰不华

元蒙古伯牙吾台氏,居台州,初名达普化,文宗赐以今名,字兼善。英宗至治元年进士。授集贤修撰。顺帝至正元年,累除绍兴路总管,革吏弊,令民自实田以均赋役。召入史馆,与修辽、宋、金三史。升礼部尚书。十一年,为浙东道宣慰使都元帅,驻温州。与孛罗帖木儿协力镇压方国珍。而孛罗被俘。方国珍降后复起。次年,迁台州路达鲁花赤,攻方国珍,败死。谥忠介。工篆隶,尝考正《复古编》讹字,于经史多有据。 ► 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