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笔次陶蓬韵送叶参谋归金华
手把玉芙蓉,青天骑白龙。出入人间世,飞鸿蹋雪踪。
瑶草粲可拾,群峰森玉立。璧月挂天南,离离星斗湿。
君昔在山时,玉韫山有辉。因同白云出,更与白云归。
白云无定处,岂只山中住。河汉共萦纡,经天复东注。
金华牧羊人,游戏不生嗔。笑拂岩前石,行看海底尘。
手调白羽箭,陋彼磨铜砚。一语不投机,归欤宁再见。
士岂始隗乎?全赵匪相如。项王疑亚父,竟尔龙为鱼。
扰扰何时已?百年聊寄耳。良也报仇归,言从赤松子。
去山今几年,还山大学仙。天台司马宅,云气近相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芙蓉:指美玉雕成的芙蓉花,比喻仙境中的花草。
- 青天骑白龙:形容仙人骑着白龙在青天上飞翔。
- 飞鸿蹋雪踪:比喻高人隐士的行踪不定,如同飞鸿踏雪,不留痕迹。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常用来形容仙境中的植物。
- 粲:鲜明、明亮的样子。
- 森玉立:形容山峰高耸,如同玉石般挺立。
- 璧月:圆月的美称,璧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圆形有孔。
- 离离:形容星光闪烁的样子。
- 玉韫:美玉藏在山中,比喻人才隐居。
- 白云无定处:比喻行踪不定,没有固定的居所。
- 河汉:银河的别称。
- 萦纡:曲折回旋的样子。
- 金华牧羊人:指传说中的仙人,比喻隐士。
- 不生嗔:不发怒,心平气和。
- 白羽箭:白色的箭,比喻高洁。
- 陋:鄙视,看不起。
- 磨铜砚:指世俗的学问或功名。
- 一语不投机:指言谈不合,意见不一致。
- 归欤:回去吧。
- 始隗:指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
- 全赵:指赵国。
- 匪相如:不是蔺相如,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相。
- 项王疑亚父:指项羽怀疑他的谋士范增,比喻君主对臣子的猜疑。
- 龙为鱼:比喻英雄落难,失去权势。
- 扰扰:纷乱的样子。
- 百年聊寄耳:指人生短暂,不过是暂时的寄居。
- 良也报仇归:指有才能的人报仇后归隐。
-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比喻隐士。
- 天台司马宅:指天台山上的隐士居所。
- 云气近相连:形容山中的云雾缭绕,与天相连。
翻译
手持玉芙蓉,青天上骑着白龙。在人间世中穿梭,如同飞鸿踏雪,不留痕迹。仙草鲜明可拾,群峰如玉石般挺立。圆月挂在天南,星光闪烁,仿佛湿润。你曾在山中时,美玉藏在山中,山也因此有辉光。你随着白云出山,又随着白云归山。白云没有固定的居所,不只是山中居住。银河曲折回旋,经过天际又向东流去。金华的牧羊人,游戏人间,心平气和。笑着拂拭岩前的石头,行走间看着海底的尘埃。手持白羽箭,鄙视那些磨铜砚的世俗学问。一旦言谈不合,就回去吧,宁愿不再相见。士人岂能像廉颇那样始隗?赵国并非只有蔺相如。项羽怀疑范增,最终英雄落难。纷乱何时能结束?人生百年不过是暂时的寄居。有才能的人报仇后归隐,言说要跟随赤松子。离开山中已经几年,现在回到山中修炼仙道。天台山上的司马宅,云雾缭绕,与天相连。
赏析
这首作品以仙境为背景,通过描绘仙人骑龙、飞鸿踏雪等意象,展现了超脱尘世的仙人生活和高洁的品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玉芙蓉”、“白龙”、“瑶草”等,增强了诗歌的神秘感和艺术美感。同时,通过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的鄙视,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的隐逸思想和仙风道骨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