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苏东坡春帖子词卷

元祐文忠任词职,毅色正言古遗直。 农占蚕兆九处三,宫壶春吟存楮墨。 周公恻怛陈艰难,无逸豳风但耕织。 丰镐瀍涧遥相望,八百卜年终不忒。 陈桥推戴出俄顷,安得累积同先稷。 爱人忍诟戢兵端,舍己崇俭优民力。 弭灾销变壹以诚,三百年馀传玉食。 卿材相业富贤良,讲席谏垣多道德。 通都达宦固廉贞,远县小官尤谨饬。 君子皓首毕典坟,野人黄馘常稼穑。 祇今真迹落世间,象轴鸾褾严设饰。 先正已远不可追,空使故臣泪垂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祐:宋哲宗的年号。
  • 文忠:对苏东坡的谥号。
  • 词职:指苏东坡担任的文学职务。
  • 毅色正言:坚定严肃的态度和直言不讳。
  • 古遗直:古代遗留下来的正直之人。
  • 农占蚕兆:农事和蚕事的预兆。
  • 九处三:多次提及农蚕之事。
  • 宫壶:宫中的计时器,此处指宫中的生活。
  • 春吟:春天的吟咏。
  • 楮墨:纸墨,指书写。
  • 周公恻怛:周公的忧虑。
  • 无逸豳风:《无逸》是《尚书》中的一篇,豳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均反映古代的农耕生活。
  • 丰镐瀍涧:古代地名,指周朝的都城。
  • 八百卜年:周朝的预言,指周朝能持续八百年。
  • 陈桥推戴:指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驿被推举为帝的事件。
  • 安得累积:怎能比得上先前的帝王。
  • 先稷:古代的农官,此处指古代的贤君。
  • 爱人忍诟:爱护人民,忍受屈辱。
  • 戢兵端:停止战争。
  • 舍己崇俭:舍弃个人享受,崇尚节俭。
  • 优民力:减轻人民负担。
  • 弭灾销变:消除灾难,平息变乱。
  • 壹以诚:全心全意以诚信为本。
  • 三百年馀:指宋朝的统治时间。
  • 传玉食:传承高贵的饮食文化。
  • 卿材相业:指有才能的官员。
  • 讲席谏垣:指教育和劝谏的场所。
  • 多道德:多有道德之人。
  • 通都达宦:指在都城做官的人。
  • 固廉贞:必定廉洁正直。
  • 远县小官:指偏远地区的小官。
  • 尤谨饬:特别谨慎。
  • 君子皓首:君子到老。
  • 毕典坟:完成经典的学习。
  • 野人黄馘:乡野之人,面黄肌瘦。
  • 常稼穑:常从事农耕。
  • 祇今真迹:至今真迹。
  • 象轴鸾褾:指精美的装裱。
  • 先正已远:先前的正直之人已远去。
  • 不可追:无法追回。
  • 空使故臣:只能让旧臣。
  • 泪垂臆:泪流胸前。

翻译

在元祐年间,苏东坡担任文学职务,他坚定严肃的态度和直言不讳,如同古代遗留下来的正直之人。他多次提及农事和蚕事,宫中的生活也留下了他的春日吟咏。周公的忧虑和古代的农耕生活,如《无逸》和《豳风》所描述,与周朝的都城丰镐瀍涧遥相呼应,预言周朝能持续八百年。陈桥驿的推戴事件发生得突然,怎能比得上古代的贤君。苏东坡爱护人民,忍受屈辱,停止战争,舍弃个人享受,崇尚节俭,减轻人民负担。他全心全意以诚信为本,消除灾难,平息变乱,宋朝的统治时间长达三百年,传承了高贵的饮食文化。有才能的官员和有道德的人在教育和劝谏的场所中,都城和偏远地区的官员都廉洁正直,特别谨慎。君子到老都在学习经典,乡野之人则常从事农耕。至今,苏东坡的真迹仍流传于世,精美的装裱使其更加珍贵。先前的正直之人已远去,无法追回,只能让旧臣泪流胸前。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高尚品德,通过对比古代贤君和宋朝的统治,突出了苏东坡在政治和文化上的贡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学典故,展现了苏东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政治智慧。同时,诗人的感慨也透露出对过去辉煌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表达了对苏东坡等先贤的深切敬仰和无尽怀念。

胡长孺

长孺,字汲仲,号石塘,婺州永康人。咸淳中,从外舅宣抚参议官徐道隆入蜀。铨试第一,授迪功郎,监重庆酒务。俄用制置使朱祀孙之辟,兼总领湖广军马钱粮所佥厅,与高彭、李湜、梅应春等号「南中八士」。宋亡,退栖永康山中。至元二十五年,元世祖诏下求贤,召见京师,拜集贤修撰,改教授扬州,移建昌摄录事官。至大元年,转宁海主簿。延祐元年,转两浙都转运盐使司长山场盐司丞,阶将仕郎,未上以病辞,隐杭之虎林山,卒年七十五。所著有《石塘文稿》五十卷。汲仲为辞章有精魄,金舂玉撞,壹发其和平之音。海内来求者如购拱璧,碑版焜煌,照耀四裔。赵文敏公孟頫称其天资高爽,发言便自超诣。常为罗司徒奉钞百锭为润笔,请作乃父墓铭,汲仲怒曰:我岂为宦官作墓铭耶!是日正绝粮,其子以情白坐客,咸劝受之,汲仲却愈坚。其送蔡如愚诗云:「薄糜不继袄不暖,讴吟犹是钟球鸣。」语之曰:此余秘密藏中休粮方也。从兄之纲、之纯,皆以经术文学名,人称之为「三胡」云。 ► 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