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高昌佥宪公唐律十二首爱其清新雄杰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韩退之慕樊宗师文苏子瞻拟黄鲁直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区区虽欲效颦第恐唐突西施耳和游张公洞
慷慨谁能发浩歌,此生此日且横戈。
千金宝甲来徽境,万斛楼船下信河。
江雁不知秋色老,天鹅偏向柳阴多。
绣衣使者经行地,紫蟹红菱酒作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读:俯首阅读。
- 高昌佥宪公:指高昌地区的官员。
- 唐律:唐代诗歌的格律。
- 清新雄杰:清新脱俗,雄壮杰出。
- 吟哦:吟咏,指作诗。
- 造次:匆忙,仓促。
- 韩退之:韩愈,唐代文学家。
- 樊宗师:唐代诗人,韩愈的好友。
- 苏子瞻:苏轼,宋代文学家。
- 黄鲁直:黄庭坚,宋代文学家。
- 效颦:模仿皱眉,比喻不自量力地模仿。
- 唐突:冒犯,冲撞。
- 西施:古代美女,比喻美好事物。
- 慷慨:情绪激昂。
- 横戈:横持戈矛,形容英勇。
- 千金宝甲:价值千金的宝甲,指珍贵的战衣。
- 徽境:徽州地区。
- 万斛楼船:装载万斛的楼船,形容船只巨大。
- 信河:河流名。
- 江雁:江中的雁。
- 天鹅:鸟名,比喻美丽的事物。
- 绣衣使者:指官员。
- 紫蟹红菱:紫色的蟹和红色的菱角,形容食物的色彩。
- 酒作波:酒液波动,形容饮酒的情景。
翻译
谁能激昂地唱出豪迈的歌,我这一生这一天且持戈战斗。 珍贵的战甲来自徽州,巨大的楼船驶过信河。 江中的雁不知道秋色已老,天鹅在柳荫下显得更多。 穿着绣衣的使者经过这里,紫蟹和红菱伴随着酒波荡漾。
赏析
这首作品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壮志凌云的战斗场景和官员巡游的景象。诗中“慷慨谁能发浩歌”一句,即展现了诗人激昂的情绪和对英勇战斗的向往。后文通过“千金宝甲”、“万斛楼船”等意象,进一步以具象的战争装备和交通工具,来象征战争的激烈和官员的威严。末句以“紫蟹红菱酒作波”收尾,将战斗与宴饮相结合,既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也隐含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英勇与和平的复杂情感。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凿池觅金鲫四首 其二 》 —— [ 元 ] 唐桂芳
- 《 王和夫新迁楼居乃晓山刘先生故宅也溪山好景吟所未尽必待吾和夫发之次韵奉贺 》 —— [ 元 ] 唐桂芳
- 《 奉仲脩同知 其一 》 —— [ 元 ] 唐桂芳
- 《 游问政二首 》 —— [ 元 ] 唐桂芳
- 《 和王运同思归韵 》 —— [ 元 ] 唐桂芳
- 《 河朔侯公君祥知黟县之四年公怜其讼简民淳民亦乐公之德也岁次辛丑春予入其境则耕凿无废壤蚕桑无落职歙休宁两县流离转徙且僦居以就食予未尝不慨叹人人如公用心其有不治得乎窗前置石珑刻画象天都三十有六峰为赋之以昭善治云 》 —— [ 元 ] 唐桂芳
- 《 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 》 —— [ 元 ] 唐桂芳
- 《 题程经历纪异诗卷 》 —— [ 元 ] 唐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