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李商隐一首

· 吕诚
花落铜盘蜡炬融,逶迤春色照芙蓉。 当筵行酒金钗侧,隔座吹笙绣幕重。 已有鸾刀飞鲙缕,未须翠釜出驼峰。 夜深环佩云中过,宛在瑶台月下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蜡炬:蜡烛。
  • 逶迤:曲折绵延的样子。
  • 芙蓉:荷花。
  • 鸾刀:古代一种装饰有鸾鸟图案的刀,常用于祭祀或宴会。
  • 鲙缕:细切的鱼肉丝。
  • 翠釜:翠绿色的锅,这里指精美的炊具。
  • 驼峰:指驼峰肉,一种珍贵的食材。
  • 环佩:古代女子佩戴的玉饰,行动时发出声响。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翻译

花儿落在铜盘上,蜡烛的光融融照耀,春色曲折绵延,映照着荷花。 在宴席上,酒杯在金钗旁传递,隔着座位吹笙,绣幕重重。 已经有装饰着鸾鸟图案的刀飞快地切出细丝鱼肉,还不需要精美的炊具来烹饪驼峰肉。 夜深了,环佩声在云中飘过,仿佛在瑶台月下相遇。

赏析

这首作品模仿了李商隐的诗风,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宴会的繁华与夜晚的幽静。诗中“花落铜盘蜡炬融”一句,既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又通过“蜡炬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后文中的“鸾刀飞鲙缕”与“未须翠釜出驼峰”则巧妙地表达了宴会上的美食,同时“夜深环佩云中过,宛在瑶台月下逢”则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吕诚

元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