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庙投龙简

阳城天地中,坤灵奠神岳。 积翠千层霄,元气远盘礴。 降神生申甫,形势控伊洛。 谽谺虎豹蹲,偃蹇蛟龙跃。 猛士横戈矛,奇阵出帏幄。 簇簇罗旌旗,巍巍耸台阁。 玉镜为谁开,金匮为谁钥。 远近列画图,周遭峙郛郭。 万状不可名,起伏互连络。 皇皇圣帝居,历代重封爵。 老柏浮苍烟,古殿蚀丹雘。 天朝混华夏,秩礼特优渥。 皇庆二载春,宵旰轸民瘼。 有旨醮长春,玉简命新琢。 诏臣走登封,香币致虔恪。 邃洞藏宝符,琼音降笙鹤。 三呼今复闻,祥风度天乐。 小臣奉明祀,三使陟云崿。 箕山胜可家,颍水清可涿。 遐想饮牛人,高风动寥廓。 赐玦知何时,分我云半壑。 歌诗勒嵩珉,用赞圣人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阳城:地名,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
  • 坤灵:指地神。
  • 神岳:指嵩山,五岳之一。
  • 积翠:形容山色苍翠。
  • :天空。
  • 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 盘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 申甫:古代传说中的山神。
  • 伊洛:指伊水和洛水,流经河南。
  • 谽谺:山谷空旷的样子。
  • 偃蹇:高耸。
  • 帏幄:帐幕,这里指军营。
  • 金匮:金属制的藏书匣。
  • 郛郭:外城。
  • 皇皇:盛大的样子。
  • 封爵:封赐爵位。
  • 丹雘:红色的涂饰。
  • 秩礼:礼仪制度。
  • 宵旰:指皇帝勤于政事。
  • 民瘼:民众的疾苦。
  • 玉简:玉制的简册,用于记载重要事物。
  • 虔恪:恭敬谨慎。
  • 邃洞:深洞。
  • 琼音:美妙的声音。
  • 笙鹤:指仙乐。
  • 云崿:高耸入云的山崖。
  • 箕山:山名,位于河南。
  • 颍水:河流名,流经河南。
  • 寥廓:空旷深远。
  • 赐玦:赐予玉玦,象征权力。
  • :美石。

翻译

在阳城这片天地的中心,地神守护着神圣的嵩山。山色苍翠,直插云霄,天地间的元气在这里汇聚,显得无比广大。这里诞生了古代的山神申甫,地形控制着伊水和洛水。山谷空旷,有如虎豹蹲伏,山峰高耸,宛如蛟龙腾跃。勇猛的战士手持戈矛,奇妙的阵法出自军营。旌旗簇拥,台阁巍峨。玉镜为谁而开,金匮又为谁而锁?远近的景色如画,四周是坚固的外城。万般景象难以尽述,山峦起伏,相互连绵。这里是圣明的帝王的居所,历代都受到重重的封赐。古老的柏树在苍烟中若隐若现,古殿因岁月而褪色。在天朝统一华夏的伟大时代,礼仪制度特别优厚。皇庆二年的春天,皇帝勤政爱民,关心民众疾苦。有旨意在长春举行醮仪,玉简命人新琢。诏令臣子前往登封,香币表达虔诚。深洞中藏有宝符,美妙的声音从笙鹤中传出。三声呼唤如今再次听到,祥风伴随着天乐。小臣奉命祭祀,三次登上云雾缭绕的山崖。箕山美景宜人,颍水清澈可饮。遥想那位饮牛人,他的高风亮节感动了广阔的天地。赐予玉玦的时刻不知何时,希望能分得那云雾缭绕的半壑之地。将诗歌刻在嵩山的美石上,用以赞颂圣人的作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嵩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神秘。诗中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还表达了对古代圣帝的敬仰和对天朝盛世的颂扬。通过对嵩山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国家繁荣和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人文的敬畏之情。

吴全节

元饶州安仁人,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师。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工草书。有《看云集》。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