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闻琵琶弹白翎鹊
白翎鹊,东海来,十里五里何摧颓。一飞飞上青霄际,再飞飞堕黄沙堆。
少年臂名鹰,齐出跨骏马。放鹰一驰跃,与鹊相上下。
身佩木弓,射必命中。中叠双蹀血,芟毛天欲雪,摩云压草地多风。
冲突三边有意气,指挥八极无英雄。白翎鹊,西海去,千里万里何轩翥。
一飞飞上贺兰山,再飞飞过铁门关。少年领强兵,乘胜即转战。
戟头吹火光,旗帜舞秋练。手持生铁刀,空城鸟雀尽死鏖。
麋鹿疮痍无处避,角貒踯躅向人号。收拾广轮奠郡邑,肃清星岳静波涛。
白翎鹊,东海西海都驱霩。太常召见日月山,治定礼行,功成乐作。
大雅清商久寂寥,鹍鸡逻娑多弦索。上林花开早浮艳,榆塞叶落终回薄。
一声高,一声低。一声慑懦百虎豹,一声束缚千鲸鲵。
白头汉士闻先拍,青眼胡儿听却啼。君不见康昆崙、罗黑黑,开元绝艺倾一国。
若还睹我白翎辞,二十四弦弹不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翎鹊: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力量。
- 摧颓:形容白翎鹊飞翔时的威猛和力量。
- 蹀血:指猎鹰捕猎时猎物流出的血。
- 芟毛:割除杂草。
- 摩云:形容白翎鹊飞得极高。
- 广轮:广阔的疆域。
- 驱霩:驱赶,此处指白翎鹊的威力能驱散一切。
- 鹍鸡: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此处指乐器。
- 逻娑: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 慑懦:使胆怯的动物感到恐惧。
- 鲸鲵:巨大的鱼类,比喻强大的敌人。
- 康昆崙、罗黑黑:人名,可能是当时的音乐家或艺人。
翻译
白翎鹊,从东海飞来,十里五里的距离它飞得多么威猛。一飞就飞上青天,再飞就落入黄沙堆。 少年臂上挂着名鹰,一起骑着骏马外出。放鹰一跃,与鹊相互追逐。 身上佩戴着木弓,射箭必中目标。猎物被击中后,血迹斑斑,天空似乎要下雪,白翎鹊压着草地,风声呼啸。 它横冲直撞,气势如虹,指挥着八方,却无英雄能与之匹敌。白翎鹊,向西海飞去,千里万里它飞得多么高远。 一飞就飞上贺兰山,再飞就飞过铁门关。少年带领强兵,乘胜追击。 战戟上火光闪烁,旗帜在秋风中飘扬。手持生铁刀,城市中的鸟雀都被杀尽。 麋鹿和野兽无处躲避,只能哀号。广阔的疆域被安定,山川湖泊都平静无波。 白翎鹊,无论东海西海都能驱散一切。太常在日月山召见它,治理国家,礼乐兴盛。 大雅清商的音乐久已寂寥,鹍鸡和逻娑的弦乐多有弦索。上林苑的花开得早且艳丽,榆塞的叶落终将回薄。 一声高,一声低。一声使百虎豹感到恐惧,一声束缚千鲸鲵。 白头汉士听到先拍,青眼胡儿听到却啼哭。你没看见康昆崙、罗黑黑,开元时期的绝艺倾国倾城。 如果看到我的白翎辞,二十四弦的琴也弹不出这样的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以白翎鹊为象征,描绘了其飞翔的威猛和力量,以及它在战争中的英勇形象。通过对比白翎鹊与少年的英勇,展现了白翎鹊的非凡能力和对国家的贡献。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白翎鹊的赞美和对英雄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以及对音乐艺术的推崇。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