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得:古代文人聚会时,常以某一主题作诗,称为“赋得”。
- 蛾眉亭:亭名,因其形状似女子细长的眉毛而得名。
- 王德常: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
- 南台:指御史台,因位于京城之南,故称南台。
- 华崿:山名,此处指华山。
- 修眉:修长的眉毛,比喻山峰。
- 扫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此处比喻山色。
- 含颦:皱眉,比喻山峰的形状。
- 娟娟:形容细雨绵绵的样子。
- 脉脉:形容夕阳柔和、含情的样子。
- 骢:青白色的马,古代官员常骑的马。
翻译
在江边的亭子里远望华山,那山峰宛如修长的眉毛。 山色如画眉般巧妙,皱起的山峰仿佛在为谁而愁? 细雨绵绵中,山峰更显柔美;夕阳西下时,山色含情脉脉。 你骑着青白色的马远行千里,前往南台赴任,我不禁为这离别而感伤。
赏析
这首作品以蛾眉亭为背景,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诗中,“华崿”被比作“修眉”,形象生动,展现了山峰的秀美。通过“扫黛”、“含颦”等词,进一步以女子的妆容和情态来描绘山色,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后两句写景抒情,细雨和夕阳的描绘,增添了离别的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