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
崖山云寒海舟覆,六载孤臣老燕狱。
东风杜宇三月三,五云望断春芜绿。
墨花煌煌五十六,写出江南愁万斛。
当时下笔眼如虎,日落天低鬼神哭。
扬帆昔走仪真船,手持鳌柱擎南天。
间关岭海血洒檄,回首家国随飞烟。
六宫粉黛黄埃里,汉火无烟吹不起。
全躯肯效褚渊生,嚼舌甘为杲卿死。
蓟门碧草春悽悽,为官不换西山薇。
哀吟一曲肝肠裂,劲气万丈蛟龙飞。
当年恨杀葛岭贼,恨不刳心饮其血。
堂堂忠义行宇宙,白日青天照遗墨。
再拜酬公金屈卮,有酒不读兰亭诗。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上巳(shàng sì):古代节日,即农历三月初三,也称“上巳节”。
- 六载孤臣:指被囚禁六年,孤独无助的臣子。
- 燕狱:指在燕地的监狱。
- 杜宇:即杜鹃鸟,常在春天啼叫。
- 五云:五彩云,古代认为吉祥的征兆。
- 春芜(chūn wú):春天的草地。
- 墨花:指书法或绘画中的墨迹。
- 煌煌:明亮耀眼的样子。
- 五十六:可能指年龄或特定的数字象征。
- 江南愁万斛:形容深重的忧愁。
- 眼如虎:形容眼神锐利,有决断力。
- 鬼神哭:形容情感激烈,感动天地。
- 仪真船:指在仪真(今江苏仪征)的船。
- 鳌柱:神话中的巨龟,比喻支撑国家的重臣。
- 南天:指南方的天空,比喻南方的国家或政权。
- 间关岭海:指艰难的旅途。
- 血洒檄:指用血写成的檄文,表达决心和忠诚。
- 六宫粉黛:指后宫的妃嫔。
- 黄埃:黄色的尘土,比喻战乱或困境。
- 汉火无烟:比喻国家灭亡。
- 褚渊:东晋末年的叛将,后被杀。
- 杲卿:指忠臣,宁死不屈。
- 蓟门:指北方边疆。
- 西山薇:指隐居的生活。
- 肝肠裂:形容极度的悲痛。
- 劲气万丈:形容意志坚强,气概非凡。
- 葛岭贼:指叛贼或敌人。
- 刳心:剖心,表示极度的恨意。
- 遗墨:留下的书法或文字。
- 金屈卮:古代的一种酒器。
- 兰亭诗: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翻译
崖山的云雾寒冷,海上的船只覆没,六年来孤独的臣子在燕地的监狱中老去。东风中杜鹃鸟在三月三啼叫,五彩云望不见,春天的草地绿意盎然。墨迹明亮耀眼,五十六岁,画出了江南深重的忧愁。当时下笔时眼神锐利如虎,日落天低,鬼神都被感动得哭泣。曾经扬帆驶过仪真的船,手持鳌柱支撑南天。艰难地穿越岭海,血洒檄文,回首望去,家乡和国家已随飞烟消逝。后宫的妃嫔在黄色的尘土中,汉家的火已无烟,国家已亡。宁愿全躯不效褚渊生,甘愿像杲卿那样宁死不屈。蓟门的春草凄凄,宁愿为官也不换取隐居西山的生活。哀吟一曲,肝肠都要裂开,劲气如万丈蛟龙飞腾。当年恨极了葛岭的叛贼,恨不得剖心饮其血。堂堂忠义行于宇宙,白日青天照耀着遗留下的墨迹。再拜酬公,用金屈卮饮酒,有酒却不读兰亭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忠臣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坚守,以及对国家的深切忧虑和忠诚。诗中通过“崖山云寒”、“海舟覆”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人的语言雄浑有力,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六宫粉黛”与“黄埃”,“汉火无烟”与“白日青天”,突出了忠臣的坚定与国家的衰败。整首诗充满了对忠义的赞美和对叛贼的憎恨,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