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忧伤或失落。
- 都门:指京城的城门,这里特指元大都(今北京)的城门。
- 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服装,这里用来形容张光道归家后的朴素生活。
- 著书:写作书籍。
- 毛颖:毛笔的别称,这里指用笔写作。
- 秃:指毛笔的笔尖磨损,无法再使用。
- 归隐:指隐居,不再参与世俗事务。
- 蕨芽:蕨类植物的嫩芽,常被视为山野间的野菜。
- 南陌:南边的道路。
- 金徽:古代乐器上用以调音的金属徽记,这里借指音乐。
翻译
在都门道上感到惆怅,回家后依旧是平民的装束。 写作已使毛笔磨损,归隐山林,蕨菜的嫩芽正肥美。 南边的道路经过春雨的滋润,西边…… ……听着,谁还能再调理那金徽的音乐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光道归隐生活的羡慕与祝福。诗中,“惆怅都门道”一句,既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又透露出诗人对繁华都市的留恋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后文通过对“布衣”、“毛颖秃”、“蕨芽肥”等意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归隐生活的朴素与自然之美。末句以“金徽”作结,暗示了友人归隐后音乐生活的缺失,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与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
宋褧的其他作品
- 《 秋日寄牛农师 》 —— [ 元 ] 宋褧
- 《 满庭芳 · 寒食伤先兄正献公 》 —— [ 元 ] 宋褧
- 《 菩萨蛮 · 丹阳道中 》 —— [ 元 ] 宋褧
- 《 送翰林编脩成谊叔驿召鲁子翚学士于邓遂便觐省成由国子生乡举于大都至顺四年登科今始得归乡里 》 —— [ 元 ] 宋褧
- 《 谷城县斋留题 》 —— [ 元 ] 宋褧
- 《 送李文清之官八番宣慰司幕府 》 —— [ 元 ] 宋褧
- 《 早发安平 》 —— [ 元 ] 宋褧
- 《 杨柳枝 · 六首通州道中作至元四年春 》 —— [ 元 ] 宋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