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喜山近仁在江州为太常院使礼部尚书新其堂构各有名扁为赋三题馀未暇也
冥鶤化翮向南飞,栖息安危各有时。
秋入梧桐晴影薄,寒通牖户晓光迟。
青山是处瞻龙气,紫阁何年睹凤仪。
自叹蓬莱常五色,上林曾宿最高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冥鶤(míng kūn):神话中的大鸟。
- 化翮(huà hé):指鸟类变化其羽翼。
- 梧桐:一种树,常用来象征高洁。
- 牖户(yǒu hù):窗户。
- 紫阁:指皇宫或高贵的居所。
- 凤仪:凤凰的仪态,比喻皇家或高贵的风范。
-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常用来比喻理想之地。
- 上林:皇家园林,这里指皇家的居所。
翻译
神话中的大鸟变化羽翼向南飞翔,栖息与安危各有其时。 秋天来临,梧桐树影在晴朗的日子里显得稀薄,寒意透过窗户在清晨缓缓到来。 青山之处,我仰望龙气,紫阁何时能见到凤凰的仪态。 我自叹理想之地常现五彩,曾在皇家园林的最高枝上栖息。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神话中的鸟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高贵、理想之地的向往和对时机的感慨。诗中“冥鶤化翮向南飞”寓意着变化与迁徙,而“秋入梧桐晴影薄,寒通牖户晓光迟”则巧妙地描绘了秋日的景象,透露出淡淡的忧郁。后两句“青山是处瞻龙气,紫阁何年睹凤仪”则表达了对皇家气象的仰慕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