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丁祀闻鼓吹感怀
上丁脩祀又春分,鼓吹声传旅夜魂。
世路荆榛迷圣域,沱江烟草怨王孙。
空怜宇内干戈满,无复河间礼乐存。
上国风云清庙閟,中天日月素王尊。
春秋摄献元臣重,爵秩追崇祝号敦。
束帛承筐先俎豆,牢牲升鼎从羔豚。
公侯显相千金币,牺象宗彝九酝樽。
玉磬编钟歌大吕,朱弦疏越奏云门。
诸生襟佩趋鹓序,百辟冠裳谨骏奔。
翠积宫庭寒肃肃,光生花树晓焞焞。
秦坑灰烬遗经坠,王业陵迟古道昏。
霄翮倚风留退鹢,辙鳞随水化冥鹍。
八音夔律何由正,六典周官讵易论。
自叹白头思绍述,谩垂青简照乾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丁祀:古代春秋两季对孔子的祭祀。
- 脩祀:举行祭祀。
- 鼓吹:古代的一种音乐形式,此处指祭祀时的音乐。
- 旅夜魂:旅途中的夜晚,思绪万千。
- 荆榛:荆棘和杂草,比喻艰难困苦的环境。
- 沱江:江名,此处可能指具体的江河,也可能泛指。
- 王孙:贵族子弟,此处可能指孔子。
- 干戈:战争。
- 清庙:古代帝王的宗庙。
- 素王:指孔子。
- 摄献:主持祭祀。
- 束帛:捆绑的丝绸,古代用于祭祀。
- 承筐: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
-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
- 牢牲:祭祀用的牲畜。
- 升鼎:将祭品放入鼎中。
- 羔豚:小羊和小猪,祭祀用的牲畜。
- 显相:显赫的辅助者。
- 牺象:祭祀用的牺牲和象牙。
- 宗彝:古代祭祀用的酒器。
- 九酝樽:盛放九种酒的酒器。
- 大吕:古代音乐中的一个音阶。
- 朱弦疏越:红色的弦乐器,声音悠扬。
- 云门:古代音乐的一个曲目。
- 诸生:指参加祭祀的学者。
- 襟佩:衣襟和佩饰,指学者的装束。
- 鹓序:古代学宫的台阶。
- 百辟:指百官。
- 骏奔:迅速奔走,指祭祀时的忙碌。
- 翠积:绿色的积累,指宫廷的装饰。
- 焞焞:光明照耀的样子。
- 秦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
- 王业:帝王的基业。
- 霄翮:高空的翅膀。
- 退鹢:退缩的鹢鸟,比喻退缩不前。
- 辙鳞:车轮痕迹中的鱼鳞,比喻微小的变化。
- 冥鹍:深海的鹍鸟,比喻深远的事物。
- 夔律:古代音乐的律制。
- 六典:古代的六种法典。
- 周官:周朝的官制。
- 绍述:继承和阐述。
- 青简:古代的书籍。
翻译
春分时节举行丁祀,祭祀的鼓吹声在旅途中夜夜回响,勾起我的思绪。世间的道路荆棘丛生,迷失了圣人的领域,沱江的烟草似乎也在怨恨着贵族子弟。空自怜悯宇内战乱频仍,再也找不到河间那样的礼乐文化。上国的风云在清庙中显得庄严,中天之日月的光辉照耀着孔子的尊荣。春秋时节主持祭祀的大臣地位显赫,追封的爵位和祝号都显得庄重。祭祀时,束帛承筐先摆放祭品,牢牲随着羔豚一起升鼎。公侯显赫的辅助者献上千金币,牺象宗彝九酝樽中盛满美酒。玉磬编钟奏出大吕之音,朱弦疏越演奏云门之曲。诸生衣襟佩饰整齐地趋向学宫的台阶,百官冠裳严谨地忙碌着。宫廷中翠绿的装饰寒意肃肃,花树在晨光中显得光亮照人。秦坑焚书坑儒,遗留下来的经书坠落,王业衰败,古道昏暗。高空的翅膀依靠风势退缩,车轮痕迹中的鱼鳞随着水流变化而深远。八音的夔律如何能正,六典周官的议论岂是易事。自叹白发思绪万千,想要继承和阐述,只能留下青简照耀乾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丁祀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代礼乐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战乱的忧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如“荆榛”、“沱江烟草”等,形象地描绘了世道的艰难和文化的衰落。同时,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代祭祀的庄严和隆重,以及对孔子的尊崇。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切缅怀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