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赵敬德杂兴四首

连天芳草不胜秋,为报王孙已倦游。 松菊故园山北面,渔樵别业水西头。 英雄每被功名误,豪侠惟将意气酬。 道术相忘贫亦乐,养真衡宇足优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韵: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作诗。
  • 赵敬德:人名,诗人的朋友。
  •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 连天芳草:形容芳草茂盛,一直延伸到天边。
  • 不胜秋:无法抵挡秋天的到来。
  • 王孙:泛指贵族子弟。
  • 倦游:厌倦了游历。
  • 松菊:松树和菊花,常用来象征高洁和长寿。
  • 故园:故乡。
  • 渔樵:渔夫和樵夫,指隐居的生活。
  • 别业:指隐居的地方。
  • 水西头:水流的西边。
  • 英雄:有才能、有胆略的人。
  • 功名: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 豪侠:豪放而侠义的人。
  • 意气:志趣性格;思想作风。
  • 道术:指道德和学问。
  • 相忘:彼此忘却。
  • 贫亦乐:即使贫穷也感到快乐。
  • 养真:修养真性情。
  • 衡宇:简陋的房屋。
  • 优游:悠闲自得的样子。

翻译

连绵不绝的芳草也无法抵挡秋天的到来,我告诉你,王孙啊,你已经厌倦了四处游历。松树和菊花依旧在故乡的山北面,而我的隐居之地在水流的西头。英雄们常常被功名所误,豪侠们则只用意气来回报。当我们忘却了世俗的道德和学问,即使贫穷也能感到快乐。在简陋的房屋中修养真性情,足以让我悠闲自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脱。诗中,“连天芳草”与“不胜秋”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通过“松菊故园”和“渔樵别业”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对故乡和隐居生活的深情。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对功名的厌倦和对意气相投的珍视,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吴景奎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