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喻国辅张宜之

· 吴莱
手挟残编只蠹尘,山林著我最閒身。 槁梧可据瞑须熟,华黍虽亡补欲真。 危坐但看灯作晕,远游还觉剑生鳞。 相思正是多风雨,沧海无涯可问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槁梧(gǎo wú):枯萎的梧桐树。
  • 华黍:古代一种祭祀用的黍米,这里可能指珍贵的黍米。
  • 危坐:端坐,正坐。
  • 剑生鳞:形容剑长时间不用,表面生锈,如同长出鳞片。
  • 沧海:大海。
  •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寻求途径或机会。

翻译

手持着残破的书籍,满是尘土和虫蛀的痕迹,山林之中,我成了最闲散的人。 枯萎的梧桐树下,我可以安坐,闭目养神,珍贵的黍米虽已失去,但我仍想尽力弥补。 端正地坐着,灯光在眼前晕开,远行时,剑因久未使用而生锈。 正是风雨交加的时候,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无边的大海,我该如何寻找渡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文人形象,通过“残编”、“蠹尘”、“槁梧”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诗中“华黍虽亡补欲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努力。末句“沧海无涯可问津”则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吴莱

元婺州浦江人,初名来,字立夫,号深袅山道人。吴直方子。从学于方凤,博极群书。仁宗延祐七年以《春秋》举进士,不第。退居深袅山中,穷诸书奥旨,著《尚书标说》、《春秋世变图》、《春秋传授谱》、《古职方录》、《孟子弟子列传》、《楚汉正声》、《乐府类编》等书。后以御史荐,授长芗书院山长,未上卒。私谥渊颖先生。有《渊颖集》 ► 1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