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镇五公寺
久幽厌拘维,暂弛欣舒散。
近关得禅扉,择步历苍藓。
沈沈松阴重,滟滟水光远。
残花起馀香,乳禽响新啭。
虚廊清昼长,高僧坐谈简。
学空素所昧,虑妄还自遣。
移晷始知归,生烟满林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拘维:束缚,限制。
- 弛:放松,解除。
- 禅扉:禅房的门,借指禅房或寺庙。
- 苍藓:青苔。
- 沈沈:深沉的样子。
- 滟滟:水光闪动的样子。
- 乳禽:幼鸟。
- 啭:鸟鸣声。
- 虚廊:空旷的走廊。
- 学空:学习佛法中的“空”理。
- 虑妄:忧虑和妄想。
- 移晷:日影移动,指时间流逝。
- 生烟:炊烟,也指傍晚的雾霭。
翻译
长久地受困于束缚,一旦解脱便感到无比舒畅。 走近关隘,推开禅寺的门扉,小心翼翼地踏过青苔覆盖的小径。 深沉的松荫显得格外厚重,水面上波光粼粼,显得遥远而明亮。 残存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余香,幼鸟在鸣叫,声音清脆悦耳。 空旷的走廊在白昼显得特别长,高僧们坐在那里,言谈简洁。 学习佛法中的“空”理,对于我这个素未涉猎的人来说是新鲜的,忧虑和妄想也随之消散。 随着日影的移动,我才知道该回去了,傍晚的炊烟已经弥漫在林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进入禅寺寻求心灵宁静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沈沈松阴重,滟滟水光远”,展现了禅寺的静谧与深远。诗人的内心感受也随之变化,从“久幽厌拘维”到“暂弛欣舒散”,再到“学空素所昧,虑妄还自遣”,体现了对佛法的学习和对世俗烦恼的放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禅宗哲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