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即事
玉垒开方面,金汤控上游。
连营骠骑宅,重柝雁行楼。
彊弩虚空发,飞桥日夜浮。
烟生烽燧地,草死虎狼秋。
此处兵威震,当时国步忧。
六年襄郡守,三策荩臣谋。
大将深围陷,长江万里休。
两淮先按堵,孤注独横筹。
破竹才乘势,闻风已置邮。
乾坤机轴转,海岳版图收。
春变山堂柳,波通汴水鸥。
平坡南下马,远渡北来舟。
无复琼花梦,犹馀芍药愁。
尘埃何竖子,还拥黑貂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垒:指坚固的城墙。
- 金汤:比喻坚固的防御。
- 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此处指军营。
- 重柝:指军营中的警戒设施。
- 雁行楼:排列整齐的楼阁,比喻军队的行列。
- 彊弩:强弓。
- 飞桥:浮桥,可以移动的桥梁。
- 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 国步:国家的命运。
- 襄郡:地名,今湖北襄阳。
- 荩臣:忠臣。
- 深围:重重包围。
- 按堵:安居,安定。
- 孤注:孤注一掷,比喻最后的努力。
- 横筹:横渡,此处指策划战略。
- 破竹:比喻形势顺利,不可阻挡。
- 闻风:听到消息。
- 置邮:设置驿站。
- 乾坤:天地。
- 机轴:比喻国家的中心或关键。
- 海岳:山河,国土。
- 版图:国家的领土。
- 山堂:山中的房屋。
- 汴水:河流名,流经河南。
- 琼花:美丽的花朵,比喻美好的事物。
- 芍药:一种花卉,此处指忧愁。
-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 竖子:小子,轻蔑的称呼。
- 黑貂裘:黑色的貂皮大衣,象征富贵。
翻译
坚固的城墙展开了防御的面貌,坚固的防御控制了上游的战略要地。军营连绵,警戒设施重重,楼阁排列整齐如雁行。强弓虚发,浮桥日夜漂浮。烟火从烽燧地升起,草木凋零,虎狼出没的秋天。这里的兵威震慑四方,但国家的命运却令人忧虑。六年来守卫襄郡,忠臣们提出了三个策略。大将被重重包围,长江万里似乎也停止了流动。两淮地区先安定下来,孤注一掷的策划战略。形势如破竹般顺利,消息传来已设置驿站。天地间的关键转动,山河国土的版图被收回。春天山堂的柳树变化,汴水的鸥鸟自由飞翔。平坡南下,马匹行走,远渡北来的船只。不再有琼花的梦想,只剩下芍药般的忧愁。尘埃中的小子,还穿着黑色的貂皮大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元代扬州的军事防御和国家的忧虑,通过对城墙、军营、烽燧等军事设施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的紧张局势。诗中“玉垒”、“金汤”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防御的坚固,而“彊弩”、“飞桥”则进一步以具体的军事装备来加强这种印象。后半部分转向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忠臣策略的提及,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关注。结尾处的“琼花梦”与“芍药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