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天瑞答陈少参

· 江源
两浙江山十度游,平生欲与古人侔。 紫微分署留连饮,严子高台惨澹秋。 龙管凤笙天上梦,疏灯微雨驿边楼。 行行不为征求急,西北烽烟满眼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两浙江山:指浙江的山水。
  • (móu):相等,等同。
  • 紫微分署:指官署。紫微,古代星官名,象征皇权。
  • 严子高台:指严子陵钓鱼台,位于浙江桐庐县富春江畔。
  • 惨澹(dàn):形容景色凄凉。
  • 龙管凤笙:古代乐器名,这里指音乐。
  • 天上梦:比喻美好的幻想。
  • 疏灯微雨:稀疏的灯光和细雨。
  • 驿边楼:驿站旁边的楼阁。
  • 征求:征税和索取。
  • 烽烟:战争的烟火。

翻译

我曾十次游历浙江的山水,一生渴望与古人相媲美。在官署中留下饮酒的记忆,严子陵钓鱼台的秋景显得凄凉。天上的音乐如同梦幻,稀疏的灯光和细雨中的驿站楼阁。我行走并非因为征税和索取的急迫,而是因为西北战火连天,满眼都是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浙江山水的深情以及对古人境界的向往。诗中,“两浙江山十度游”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平生欲与古人侔”则透露出对古人高洁品质的追求。后句通过“紫微分署”和“严子高台”的对比,描绘了官场的现实与隐逸的理想。结尾的“西北烽烟满眼愁”则折射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其深沉的爱国情怀。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