盩厔之南三十里有台焉相传为马融读书之所予闻六籍穿凿于汉儒而女乐生徒之缪亦可资千古一笑途次口占一律聊以吊南郡太守云

扶风家世汉通儒,不重椒房重道腴。 庐郑久从高弟列,严敦敢望后尘无。 春围绛帐人如玉,月满荒台树有乌。 况是临江遗庙在,春风十里长蘼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盘**(zōu)**厔: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
  • 台:此处指古代的读书台或讲学之处。
  • 马融:东汉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著称。
  • 六籍: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 汉儒:汉代的儒家学者。
  • 女乐:宫廷中的音乐和歌舞。
  • 生徒:学生,弟子。
  • 缪:错误,谬误。
  • 千古一笑:让人千年之后还能会心一笑的历史典故。
  • 途次:旅途中。
  • 口占:即兴吟咏。
  • 吊:凭吊,追思。
  • 南郡太守: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的是当地的地方长官。
  • 朱诚泳:明朝官员,此诗为其作品。
  • 扶风:古县名,今陕西凤翔一带。
  • 椒房:皇后居住的宫室,比喻皇族权势。
  • 道腴:此处指学术上的丰富和深厚。
  • 庐郑:指孔子的弟子子路(姓仲,字子路,又称季路)和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他们都是品行优秀的学生。
  • 高弟:优秀的弟子。
  • 严敦:指东汉的严光(字子陵)和邓禹(字仲华),二人均为贤士。
  • 后尘:指追随前人的足迹,表示不敢与前人相比。

翻译

在盘厔城南三十里的地方,有个传说曾是马融读书的地方。听说汉代儒者虽然重视六经,但那些宫廷的女乐和误传的弟子故事,也足够让后人千年一笑。我在旅途上随意作了一首诗,用来凭吊这里的南郡太守,同时也想起了朱诚泳家世代是扶风的通儒。

朱家出身于尊崇学术的扶风世家,他们看重的是学问而非皇室的权势。像子路和子贡那样优秀的弟子,长久以来都在他们的高足行列中。严光和邓禹这样的贤者,他们怎敢妄想追随这些先贤的足迹呢?

当年春日,红艳的帐幕下人才出众,如同美玉;而月光洒在荒凉的读书台上,只有乌鸦相伴。更何况这里还有江边的马融庙宇,春风中弥漫着十里的蘼芜花香,更显出历史的沧桑。

赏析

朱诚泳这首诗通过对马融读书台的描绘,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古代学者崇尚学术而非追求权贵的敬仰。他巧妙地借古讽今,指出即使在繁华的南郡,人们也应该学习马融那样的精神,专注于学问,而不是沉溺于奢华的生活。诗中提到的“春围绛帐”、“月满荒台”等场景,既渲染了读书台的历史氛围,又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学术与权势的不同价值取向。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