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万物有禽兽,生意亦自均。 荒夫苦畋猎,但欲膏其唇。 车网遍原野,百里践飞尘。 焚射纵鹰犬,暴殄积如薪。 我观车攻诗,古意犹可申。 后来竞驰骋,无乃劳其民。 穷搜尽巢穴,入口未必珍。 汤网去三面,诸侯归至仁。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畋猎(tián liè):打猎。
  • 膏其唇:使嘴唇沾满油脂,比喻贪图美味。
  • 车网:指打猎时使用的车辆和网具。
  • 飞尘:飞扬的尘土。
  • 焚射:焚烧和射杀。
  • 暴殄(bào tiǎn):浪费,糟蹋。
  • 车攻诗:《诗经》中的一篇,描述古代的狩猎场景。
  • 穷搜:彻底搜寻。
  • 汤网去三面:传说商汤在狩猎时,网开三面,只留一面,以示仁慈。

翻译

世间万物,禽兽亦有生命,其生存之权本应平等。然而,荒野中的猎人却因贪图口腹之欲,不断进行狩猎。他们驱车布网,遍及原野,百里之内尘土飞扬。焚烧、射杀,放纵鹰犬,对生命的浪费堆积如山。我读《诗经》中的《车攻》篇,古代的狩猎之意仍可申述。然而,后来的狩猎者竞相驰骋,难道不是劳民伤财吗?他们彻底搜寻,连巢穴也不放过,但真正入口的未必是珍馐美味。商汤在狩猎时网开三面,诸侯因此归附于他的至仁之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代狩猎场景的描绘,批判了当时人们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过度狩猎的行为。诗中,“荒夫苦畋猎,但欲膏其唇”一句,直指人们贪图美味而忽视了生命的平等与尊严。后文通过对比《诗经》中的狩猎与后世的狩猎,指出后者的劳民伤财和无谓的浪费。最后,以商汤的仁慈之举作为对比,强调了仁爱之心在狩猎乃至生活中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生命尊重和仁爱之心的深刻思考。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