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混沌既以死,征伐不可无。
圣人奉天命,元后授阴符。
蚩尤叛臣节,涿鹿真囚俘。
上干轩辕讨,百灵乃相扶。
桀纣逆人理,汤武布神谟。
周兴商乃蹶,汉起嬴斯殂。
至仁伐不仁,民徯后来苏。
诸王互征战,七国多贪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混沌:古代神话中的原始状态,这里指无序或混乱的状态。
- 元后:指天子,即皇帝。
- 阴符:古代兵书,这里指天命或帝王的命令。
- 蚩尤:古代神话中的战神,这里指叛逆者。
- 涿鹿:古代地名,传说中黄帝与蚩尤的决战地。
- 轩辕:即黄帝,古代华夏族的始祖。
- 神谟:神妙的计谋。
- 蹶:跌倒,这里指灭亡。
- 嬴:指秦朝的姓氏,这里指秦朝。
- 徯:等待。
- 来苏:指恢复生机,这里指期待新的统治者带来和平与繁荣。
- 七国:指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
翻译
在混沌状态消亡之后,征伐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圣人接受天命,皇帝下达命令。蚩尤背叛了臣子的职责,在涿鹿之地被黄帝俘虏。他触犯了黄帝的权威,百神都来支持黄帝。桀和纣违背了人伦,商汤和周武王则施展了神妙的计谋。周朝兴起,商朝灭亡;汉朝建立,秦朝终结。最仁慈的君主讨伐不仁的君主,人民期待着新的统治者带来复苏。诸侯王之间互相征战,战国七雄中多是贪婪之辈。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战争的深刻思考。诗中,“混沌既以死,征伐不可无”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即在无序状态结束后,必然会有新的秩序通过战争来确立。诗中提到的黄帝、蚩尤、桀纣、汤武等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是用来强调天命和正义的重要性。最后,通过对战国七雄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和诸侯争霸的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