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古人拙已甚,今人巧何多。 古意竟不存,纷纷将奈何。 嗤彼当世人,斗智互砻磨。 眼前移造物,胸中铸干戈。 权门讵云远,一径即能过。 天门谁谓高,攀缘手堪摩。 巧人固多事,有如茧中蛾。 茧成身自锢,拙者频笑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笨拙,不灵活。
  • :巧妙,灵活。
  • :嘲笑。
  • 砻磨:磨砺,这里指相互竞争、较量。
  • 移造物:操纵自然,改变事物。
  • 铸干戈:制造武器,比喻策划战争或争斗。
  • 权门:有权势的家庭或门第。
  • 讵云远:岂能说远,意指并不遥远。
  • 攀缘:攀爬,比喻通过各种手段向上爬。
  • 茧中蛾:比喻自缚,无法自拔。
  • :囚禁,束缚。

翻译

古人过于笨拙,而今人却巧妙得多。 古人的本意已经不复存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又将如何? 我嘲笑当今的人们,他们相互斗智,不断磨砺。 他们试图操纵自然,心中充满了争斗的念头。 权势之家岂能说远,一条小径就能到达。 天门谁说高不可攀,攀爬的手已经可以触摸到。 巧妙的人固然多事,就像茧中的蛾,自缚其中。 而笨拙的人却频频笑歌,自在逍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古人“拙”与今人“巧”的对比,表达了对现代社会人们过于追求技巧和权谋的批判。诗中,“古意竟不存”一句,道出了对传统美德丧失的遗憾。后文通过“嗤彼当世人”等句,进一步讽刺了人们为了权势和利益而相互争斗的现象。最后,以“茧中蛾”和“拙者频笑歌”作结,形象地揭示了巧者自缚、拙者自得的哲理,体现了作者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复杂社会的深刻反思。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