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吾闻古圣君,而惟饭土簋。
仲尼大圣人,饮蔬食饮水。
箪瓢困颜氏,至乐谁能拟。
曾参亦可人,恒饥宁愿仕。
嗟嗟后世人,口腹斗珍美。
万钱充一箸,豪奢浩无纪。
烹羔宰肥牛,杯盘动盈几。
太仓日五升,何如安汝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土簋(guǐ):古代用陶土烧制的食器。
- 箪瓢(dān piáo):古代用来盛饭的竹器和用来舀水的瓢,比喻简朴的生活。
- 恒饥:经常饥饿。
- 充一箸:形容食物极为丰富,一筷子就能夹到很多。
- 浩无纪:形容非常奢侈,没有节制。
- 太仓:古代京城储粮的大仓。
翻译
我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仅仅用土簋吃饭。孔子作为大圣人,只喝水吃蔬菜。颜回用箪瓢困顿地生活,他的至乐无人能比。曾参也是令人敬佩的人,他宁愿忍受常年的饥饿也不愿轻易出仕。唉,后来的世人,却在口腹之欲上争相追求珍馐美味。一顿饭花费万钱,奢侈无度,毫无节制。烹煮羔羊,宰杀肥牛,杯盘满桌。而京城的大仓每天只需五升粮食,为何不安于简朴的生活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古代圣君和后世人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推崇和对奢侈浪费的批判。诗中提到的古代圣君和圣人,他们的生活简朴,却能体会到至高的快乐。而对比之下,后世人的奢侈生活则显得无度和浪费。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呼吁人们回归简朴,珍惜资源,体现了儒家节俭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