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君子莫施智,施智近小人。 愚人祗自愚,至愚翻近仁。 吾观古人智,而不私其身。 后人乃机巧,鬼魅与同伦。 吁嗟愚下流,为谋固难陈。 安知千虑中,一得无可因。 智囊竟何为,东市冤莫伸。 愚智莫相笑,同为千古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施智:运用智谋。
  • :只是。
  • :反而。
  • 机巧:机智巧变。
  • 鬼魅:鬼怪,比喻邪恶或不光明的人或事。
  • 吁嗟:叹词,表示忧伤或惋惜。
  • 愚下流:指智力低下的人。
  • 一得:一点收获或成就。
  • 智囊:指智谋之士。
  • 东市:古代刑场,此处指智者因智谋而遭受不幸。

翻译

君子不要滥用智谋,滥用智谋接近小人。 愚人只是自愚,极其愚昧反而接近仁德。 我看古人运用智谋,不是为了私利。 后世的人机智巧变,却与鬼魅为伍。 唉,智力低下的人,谋划实在难以陈述。 怎知在千思万虑中,一点收获也没有呢? 智谋之士最终又如何,在刑场上冤屈无法伸张。 愚者和智者不要互相嘲笑,最终都将成为历史的尘埃。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智与愚,表达了对智谋使用的深刻思考。诗中,“君子莫施智”一句,直接提出了对智谋使用的警示,认为智谋不应被滥用,否则会沦为小人。接着,诗人通过对愚人的描述,提出了“至愚翻近仁”的观点,即极端的愚昧反而可能接近仁德,这与传统观念中对智者的推崇形成了鲜明对比。后文对后世机巧之人的批评,以及对智者不幸命运的描绘,都深化了这一主题。最后,诗人呼吁愚智不要互相嘲笑,因为最终都会成为历史的尘埃,这既是对智愚之争的超越,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