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吟

万里奔驰陇头水,日夜呜呜乱人耳。 黄沙白草两茫茫,怕听水声愁欲死。 一从结发戍凉州,铁甲磨穿已秃头。 儿孙养得谙胡语,不如陇水解东流。 几度临流磨剑首,水浊谁怜刃伤手。 何当乘隙奏肤功,笑取侯章大于斗。 肯学李陵生服降,甘饮陇水臣他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头:指陇山,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北。
  • 结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
  • :防守边疆。
  • 凉州:古地名,今甘肃省武威市。
  • :熟悉。
  • 胡语:指少数民族的语言。
  • 乘隙:利用机会。
  • 肤功:大功。
  • 侯章:指封侯的印章。
  • 李陵:西汉名将,因战败投降匈奴。
  • 生服降:活着投降。

翻译

万里奔腾的陇头水,日夜不停地呜咽,扰乱人心。黄沙白草茫茫一片,我害怕听到水声,愁得几乎要死去。自从成年开始守卫凉州,铁甲已经磨穿,头发也已秃了。儿孙们养得熟悉了胡人的语言,却不如陇水懂得向东流。多少次在河边磨剑,水浑浊,谁会怜惜我因磨剑而伤了手。我多么希望能有机会立下大功,笑着取得比斗还大的封侯印章。我绝不愿像李陵那样活着投降,宁愿喝下陇水,臣服于他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长期戍守边疆的战士的内心世界。诗中,“陇头水”日夜呜咽,象征着战士无尽的忧愁和思乡之情。通过对比儿孙熟悉胡语与陇水东流的意象,表达了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最后,战士表达了自己宁愿牺牲也不愿投降的决心,展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边疆战士的悲壮情怀。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