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同年曹时中佥宪

· 江源
两顾劳君宪节来,几年怀抱到今开。 青樽且对故人酌,画舫何妨候吏催。 杨柳谩从南浦折,梅花先寄北人回。 同年聚首又何日,千里相思未肯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宪节:古代官员出巡时所持的符节,用以代表身份和权威。
  • 青樽:青铜酒器,泛指酒杯。
  •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只,常用于游船或宴会。
  • 候吏:古代负责迎送宾客的官员。
  • 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
  •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北方的朋友。

翻译

两度劳烦你带着宪节来访,多年的心事至今才得以敞开。 我们举起青铜酒杯,与老朋友共饮,装饰华丽的船只,又何妨等待官员的催促。 杨柳随意地在南浦折下,梅花先寄给北方的我。 同年的聚会又将在何时,千里之外的相思之情未曾减退。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再次相聚的期盼。诗中,“宪节”、“青樽”、“画舫”等词语描绘了友人尊贵的身份和两人相聚的场景,而“南浦”、“梅花”则增添了离别的哀愁和对远方的思念。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和对友人不变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江源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