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懒斋处士

· 江源
俯仰无惭乃大佳,山中泉石老形骸。 年逾七十颇称意,儿亦英奇不挂怀。 芳草池边春梦短,少微天上夜光埋。 耆英会里盟诗社,唱和于今少懒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俯仰:指一举一动,行为举止。
  • 无惭:无愧。
  • 大佳:非常好。
  • 泉石:指山中的泉水和石头,常用来形容隐居的生活环境。
  • 老形骸:指年老的身体。
  • 颇称意:非常满意。
  • 不挂怀:不放在心上,不担忧。
  • 少微:古代星宿名,这里可能指天上的星辰。
  • 耆英会:指老年英才的聚会。
  • 唱和:指诗词的相互应答。

翻译

一举一动都无愧于心,这才是最好的。山中的泉水和石头陪伴着老去的身体。年过七十,我感到非常满意,我的儿子也聪明非凡,我不必担忧。芳草池边的春梦短暂,天上的星辰在夜晚闪耀。在老年英才的聚会中,我们结成了诗社,但如今懒斋的唱和已经很少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处士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儿子的自豪。诗中“俯仰无惭乃大佳”展现了处士的高洁品格,而“山中泉石老形骸”则描绘了他简朴自然的生活环境。后两句“年逾七十颇称意,儿亦英奇不挂怀”体现了处士对现状的满意和对儿子的骄傲。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过去诗社唱和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懒斋唱和减少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处士淡泊名利、享受自然和家庭幸福的生活态度。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