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已仲春七日听颁宽恤诏

彩凤衔书出九重,圣恩如海遍寰中。 江山清昼风烟散,天地回春草木同。 二月迅雷惊蛰腐,一时膏雨起疲癊。 臣民欢忭将何补,万岁千秋祝华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已仲春:乙已年仲春,即农历二月。
  • 宽恤诏:宽大赦免的诏书。
  • 彩凤衔书:比喻诏书,如同彩凤衔着书卷。
  • 九重:指皇宫,象征皇帝的尊贵。
  • 圣恩如海:形容皇帝的恩德广大无边。
  • 寰中:指整个世界。
  • 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 疲癊:疲惫不堪。
  • 欢忭:欢欣鼓舞。
  • 华嵩:华山和嵩山,代表国家的重要山脉。

翻译

彩凤衔着诏书从九重天宫降临,皇帝的恩德如同大海一般遍及整个世界。 山河在清朗的白天中风烟散去,天地回春,草木都沐浴在同一片春光中。 二月里迅雷惊醒了沉睡的大地,一时间春雨滋润,让疲惫的土地焕发生机。 臣民们欢欣鼓舞,不知如何报答,只能万岁千秋地祝福国家的山河永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皇帝颁布宽恤诏书的喜悦场景。诗中,“彩凤衔书”形象地描绘了诏书的尊贵与神圣,“圣恩如海”则表达了皇帝恩德的广大。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进一步以春天的复苏象征国家的繁荣与希望。结尾的“万岁千秋祝华嵩”则是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与祝福。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