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暹日华上人
浮屠几许栖京师,白足登坛惟阿师。
落纸争求怀素字,逢人多诵贯休诗。
大颠曾致昌黎老,参寥更与坡翁好。
文章蔬笋气全无,论到阿师每倾倒。
早年投礼大医王,活人功效非寻常。
调和不假万金术,湔洗惟凭三昧汤。
向来为我飞金锡,甘露分尝蠲宿疾。
野鹤闲云恣所如,飘然何处寻踪迹。
金色界中曾结缘,于今烈火生红莲。
能来更为住三宿,慈海期登般若船。
带砺河山逢圣代,已證金刚真不坏。
因缘早现国王身,有发何妨持五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屠:佛塔。
- 白足:指僧人。
- 阿师:对僧人的尊称。
- 怀素:唐代著名书法家。
- 贯休: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 大颠:唐代僧人,与韩愈有交往。
- 昌黎:韩愈的别称。
- 参寥:唐代僧人,与苏轼有交往。
- 坡翁:苏轼的别称。
- 蔬笋气:比喻清贫的生活。
- 倾倒:佩服,赞赏。
- 大医王:指佛祖,因其能医治众生之烦恼。
- 三昧汤:佛教用语,指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
- 飞金锡:指僧人出行。
- 甘露:比喻佛法。
- 蠲宿疾:治愈旧病。
- 野鹤闲云:比喻超脱世俗的生活。
- 金色界:指佛国净土。
- 烈火生红莲:比喻在苦难中成就道业。
- 般若船:比喻佛法,能渡人至解脱的彼岸。
- 带砺河山:比喻江山稳固。
- 金刚真不坏:佛教用语,指金刚不坏之身,比喻坚固不坏。
- 国王身:指在俗世中的身份。
- 五戒:佛教中的五种戒律,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翻译
京师中有多少佛塔,僧人们穿着白鞋登坛讲经,他们争相求取怀素的书法,遇到人就朗诵贯休的诗。大颠曾经引来韩愈,参寥与苏轼交好。他们的文章没有清贫之气,论到这些高僧,人们总是佩服不已。早年你投靠佛祖,治愈众生的功效非凡。调和身心不需万金之术,只需凭三昧汤洗涤心灵。你曾为我飞锡而来,分尝佛法甘露,治愈我的旧病。你如野鹤闲云般自由,不知踪迹何处。在佛国净土中我们曾结缘,如今在苦难中成就道业。若能再来,愿你在此停留三宿,愿我们共同登上佛法之船。江山稳固,已证得金刚不坏之身。你因缘现身为国王,有发又何妨持守五戒。
赏析
这首诗是朱诚泳写给一位名叫日华的僧人的,表达了对僧人高深佛法和超脱世俗生活的赞赏。诗中通过引用怀素、贯休、韩愈、苏轼等历史人物与僧人的交往,展现了僧人的学识和影响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僧人治愈众生、传播佛法的敬佩,以及对僧人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对僧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