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凤翔赵太守红梅图

凤翔太守非凡夫,见我手执红梅图。 猩红万点照人眼,恍疑击碎新珊瑚。 乾坤佳丽江南好,染出一枝春信早。 北人未识误呼名,梅格凭谁诘诗老。 我园亦自有红梅,移根元自江南来。 万花头上占春色,粗桃俗李徒嫌猜。 太守长才足经济,郡斋坐对收清气。 何当携取真盐梅,为我天家调鼎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猩红:鲜红色,像猩猩血那样的红色。
  • 珊瑚:海洋生物珊瑚虫分泌的钙质骨架,常呈树枝状,色彩鲜艳。
  • 乾坤:天地,宇宙。
  • 佳丽:美丽,美好。
  • 春信:春天的信息,指春天的到来。
  • :询问,追问。
  • 诗老:对诗人的尊称。
  • 元自:原本,本来。
  • 占春色:占据春天的美景。
  • 粗桃俗李:指普通的桃树和李树,比喻平凡无奇。
  • 经济:指治理国家的能力。
  • 盐梅:古代调味品,比喻调和各种味道,引申为调和各种事物。
  • 天家:指皇帝,皇家。
  • 调鼎味:调和鼎中的味道,比喻治理国家,调和各种利益和矛盾。

翻译

凤翔的太守不是普通人,他看到我手中拿着的红梅图。图上猩红色的梅花点点,明亮夺目,仿佛打碎了新采的珊瑚。天地间江南最为美丽,这幅画传达了春天的早期信息。北方人未曾见过,误称其名,梅花的品格又有谁能向诗老询问呢?

我的园中也有红梅,它们原本是从江南移植过来的。在万花之上独占春色,普通的桃树和李树只能自愧不如。太守具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坐在郡斋中对着这幅画吸取清新的气息。何时能携带这真正的盐梅,为皇家调和鼎中的味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凤翔太守对红梅图的赞赏,以及诗人对自己园中红梅的自豪。诗中通过对比江南与北方的梅花认知,突出了红梅的独特与珍贵。同时,诗人借红梅图赞美太守的治国才能,并期望他能像调和盐梅一样,为皇家调和各种事务,体现了诗人对太守的崇高期望和对国家的美好愿景。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