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何都宪村居秋兴八首

· 江源
长林兴不浅,虚室昼无哗。 我欲荐徐孺,谁当退子瑕。 诗催前浦雨,人对短篱花。 洛社归来后,能忘拜白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何都宪: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都宪是官职名。
  • 村居:在乡村居住。
  • 秋兴:秋日的兴致或情感。
  • 长林:茂密的树林。
  • 虚室:空旷的房间。
  • 昼无哗:白天没有喧哗声。
  • :推荐。
  • 徐孺:人名,可能是指徐稚,东汉时期的隐士。
  • 谁当退子瑕:谁应当退让,子瑕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这里可能指某人或某种情况。
  • 诗催前浦雨:诗句催促着前方的雨水。
  • 人对短篱花:人们对着短篱边的花朵。
  • 洛社:洛阳的文人聚会。
  • 白麻:白色的麻布,这里可能指某种仪式或服饰。

翻译

在茂密的树林中,我的兴致不减,空旷的房间里白天静悄悄的。 我想推荐像徐孺那样的贤人,但谁又应该退让呢? 诗句似乎催促着前方的雨水,人们对着短篱边的花朵。 自从洛阳的文人聚会之后,我怎能忘记那拜见白麻的情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秋日在乡村的宁静生活和深沉思考。诗中“长林”与“虚室”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通过“荐徐孺”和“退子瑕”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推崇和对时局的无奈。末句“洛社归来后,能忘拜白麻”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文人雅集的怀念,以及对那段时光的深刻记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厚情感。

江源

明广东番禺人,字一原。成化五年进士。任上饶知县,清讼狱,百姓感服。迁户部主事,历郎中,清慎自持,且有文誉。以忤权贵出为江西按察佥事。综理屯田水利,烛奸刷弊,不动声色。擢四川副使,乞休归,优游泉石,以诗自娱。卒年七十二。有《桂轩集》。 ► 1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