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

关山月,居人见月伤离别。结发从军二十年,茫茫万里音书绝。 黄沙碛里无人烟,健儿来往横戈鋋。有时夜渡黑河水,纵横万骑乘冰坚。 千钟马湩名王醉,毡帐夜寒人不睡。朝来下令又南侵,一曲秋笳堪堕泪。 北兵恃力南兵靡,东窜西逃知有几。吁嗟健骨委边尘,半是春闺梦中鬼。 良人一去戍萧关,惆怅于今竟未还。独怜今夜关山月,应照刀痕与箭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关山月:指边关山区的月亮,常用来象征边疆的孤寂与战士的思乡之情。
  • 结发:古代指成年,这里指成年后即从军。
  • 音书绝:音信断绝。
  • 黄沙碛:指沙漠地带。
  • 戈鋋(gē chán):古代兵器,戈是横刃长柄的兵器,鋋是小矛。
  • 黑河:地名,可能指边疆的一条河流。
  • 马湩(mǎ dòng):马奶酒。
  • 名王:指边疆的部落首领。
  • 毡帐:用毡子搭成的帐篷,是游牧民族的居住方式。
  • 秋笳:秋天的笳声,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军中,这里指军中的号角声。
  • 堕泪:落泪。
  • 南侵:向南方侵略。
  • :溃败。
  • 吁嗟(xū jiē):叹息声。
  • 健骨:指强壮的身躯。
  • 边尘:边疆的尘土,比喻战死沙场的士兵。
  • 春闺:指家中女子的居室,这里指家中的妻子。
  • 梦中鬼:指在梦中出现的已故亲人。
  • 戍萧关:在萧关戍守,萧关是古代边关名。
  • 刀痕与箭瘢:刀伤和箭伤留下的疤痕。

翻译

边关的月亮啊,每当居人看到它就会感到离别的伤感。我成年后从军已经二十年,与家乡的音信早已断绝。 在沙漠中没有人烟,只有健壮的士兵来来往往,手持戈矛。有时夜里渡过黑河,成千上万的骑兵乘着冰冻的河面行进。 喝着马奶酒的名王醉了,毡帐里夜寒人未眠。早晨下令向南侵略,秋天的笳声让人落泪。 北方的士兵依靠力量,南方的士兵溃败逃窜,不知有多少人。唉,强壮的身躯埋在边疆的尘土中,其中一半是家中妻子梦中的亡魂。 丈夫一去戍守萧关,至今仍未归来。独自怜悯今夜的关山月,它应该照见了刀伤和箭伤留下的疤痕。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边关的月色和战士的生活,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和战争的残酷。诗中,“关山月”作为边疆的象征,勾起了居人的离别之痛。战士们在荒凉的沙漠中奔波,夜渡黑河,展现了他们艰苦的生活和无畏的勇气。然而,战争的残酷也体现在“健骨委边尘”和“春闺梦中鬼”中,揭示了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无尽痛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边疆战士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

朱诚泳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