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外纪

居方受元命,继地治以昌。 山川分九区,人各居一方。 惟臣不虚贵,惟主不虚王。 君臣政教兴,男女斯有常。 淳风正沕穆,更号曰九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居方:居住的地方。
  • 受元命:接受天命。
  • 继地治以昌:继承土地治理而使之昌盛。
  • 山川分九区:山河大地分为九个区域。
  • 人各居一方:人们各自居住在一个区域。
  • 不虚贵:不是空有尊贵的地位。
  • 不虚王:不是空有王者的名号。
  • 政教兴:政治和教化兴盛。
  • 有常:有固定的规律或秩序。
  • 淳风:淳朴的风气。
  • 沕穆:深远而和谐。
  • 更号曰九皇:改称其为九皇。

翻译

居住在各自的地方,接受天命,继承土地治理而使之昌盛。山河大地被分为九个区域,人们各自居住在一个区域。作为臣子,不是空有尊贵的地位;作为君主,也不是空有王者的名号。君主和臣子的政治和教化兴盛,男女之间有固定的规律或秩序。淳朴的风气深远而和谐,因此改称其为九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古代社会景象,强调了君臣之间的责任和秩序,以及社会风气的淳朴和谐。通过“居方受元命”和“继地治以昌”表达了君主应承担的天命和治理责任,而“不虚贵”和“不虚王”则强调了君臣的实际作用和责任。最后,“淳风正沕穆,更号曰九皇”展现了社会风气的理想状态,以及对这一状态的尊称。整体上,诗歌传达了一种对古代理想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向往。

朱诚泳

安徽凤阳人。明宗室。号宾竹道人。太祖第二子秦王朱樉玄孙。弘治元年袭封秦王。长安有鲁齐书院,久废,诚泳别易地建正学书院,又于其旁建小学,择军士子弟延儒生教授。工诗。著有《经进小鸣集》。卒谥简。 ► 13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