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三代日以远,至治不可追。
我尝读前史,抚卷心伤悲。
炎刘崇伯术,李唐竟沦夷。
女祸世所耻,和蕃人共嗤。
逮兹赵宋氏,兵力苦不支。
委靡不复振,甘为异国欺。
明明我皇祖,仗钺驱熊貔。
一怒九围定,百世今熙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 至治:至高的政治理想或治理状态。
- 伯术:指汉代崇尚的儒家思想。
- 沦夷:衰落,衰败。
- 女祸:指因女性而引起的祸乱。
- 和蕃:指与外族和亲。
- 嗤:嘲笑。
- 赵宋氏:指宋朝。
- 兵力:军事力量。
- 委靡:衰弱不振。
- 异国:外国。
- 皇祖:指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 仗钺:手持大斧,象征权力。
- 熊貔:熊和貔貅,古代象征勇猛的动物。
- 九围:指天下。
- 熙熙:和乐的样子。
翻译
夏、商、周三代的日子已经远去,那种至高的治理状态已无法追寻。我曾阅读前史,每当抚卷时,心中总是感到悲伤。汉代崇尚儒家思想,而唐代最终衰败。因女性而引起的祸乱是世人所耻的,与外族和亲则被人们共同嘲笑。到了宋朝,军事力量苦于不足,衰弱不振,甘愿被外国欺凌。而我们的明朝开国皇帝,手持大斧驱使勇猛的熊和貔貅,一怒之下平定了天下,百世以来人们都过着和乐的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三代至治的怀念以及对后世衰败的悲叹。诗中,“三代日以远,至治不可追”直抒胸臆,流露出对古代理想政治的向往。随后,诗人通过对汉、唐、宋三朝的评价,揭示了历史的变迁与兴衰。最后,诗人以明朝开国皇帝的英勇事迹作为结尾,展现了明朝的强盛与和乐,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