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
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
披书感前事,令我涕沾裳。
凤鸾止荆棘,䲭鸮据梧冈。
驺虞不饱肉,豺狼厌肥羊。
人龙困田野,人猫登庙堂。
倒颠有如此,天下安所望。
吁嗟汉唐宋,参会何纷攘。
载读虞书篇,千古心遑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兹晨:此日早晨。
- 抚膺:抚摸胸口,表示悲伤或忧虑。
- 涕沾裳:眼泪沾湿了衣裳。
- 凤鸾:凤凰,常用来比喻贤人。
- 荆棘:带刺的小灌木,比喻困境或险恶的环境。
- 䲭鸮:chī xiāo,猫头鹰,常用来比喻恶人。
- 梧冈:梧桐树的山冈,比喻高贵的地方。
- 驺虞:古代传说中的仁兽,比喻贤人。
- 豺狼:比喻凶残的人。
- 人龙:比喻杰出的人才。
- 人猫:比喻卑鄙无能的人。
- 庙堂:指朝廷或政府。
- 虞书:指《尚书》中的《虞书》,记载了古代虞舜的事迹。
- 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
翻译
今天早晨忽然感到不快乐,抚摸着胸口,心中充满了悲伤。翻开书本,回想起过去的事情,让我泪流满面,湿透了衣裳。凤凰这样的贤人被困在荆棘般的困境中,而猫头鹰这样的恶人却占据了高贵的梧桐山冈。驺虞这样的仁兽得不到满足,而豺狼这样的凶残之人却享受着肥美的羊肉。杰出的人才在田野中受困,而卑鄙无能的人却登上了朝廷的高位。世道竟然如此颠倒,天下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唉,汉、唐、宋这些朝代,历史上的纷争和混乱何其多。再次阅读《虞书》中的篇章,心中感到千古以来的不安和忧虑。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不满和忧虑。通过对比凤凰与猫头鹰、驺虞与豺狼、人龙与人猫的境遇,诗人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道德的颠倒。诗中的“兹晨忽不乐,抚膺多可伤”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而“天下安所望”则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悲观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