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过徐德章

竹门寒旭凤城隈,春气潜浮地底灰。 世路十年长不定,客怀此日更难开。 天边梅柳垂垂发,岁暮阴阳冉冉催。 见说吴江酒船到,即?留饮夜深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旭:寒冷的阳光。
  • 凤城:指京城。
  • (wēi):角落。
  • 春气:春天的气息。
  • 潜浮:暗中浮动。
  • 地底灰:指冬至日,古人认为此时阳气初动,如地底灰烬中微弱的火光。
  • 世路:人生道路。
  • 长不定:长久不固定,指人生多变。
  • 客怀:旅人的心情。
  • 更难开:更加难以舒展。
  • 梅柳:梅花和柳树,春天的象征。
  • 垂垂发:渐渐发芽。
  • 岁暮:年末。
  • 阴阳:指日月,也代表时间。
  • 冉冉催:慢慢地催促,指时间流逝。
  • 酒船:载酒的船,这里指朋友来访。
  • ?(pàn):同“判”,决定。
  • 留饮:留下来饮酒。

翻译

寒冷的阳光照在竹门上,京城的角落里,春天的气息在地底暗暗浮动。 人生道路十年来一直多变,旅人的心情今天更加难以舒展。 天边的梅花和柳树渐渐发芽,年末的日月缓缓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听说吴江的酒船已经到了,我决定留下来,饮酒至深夜再回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竹门寒旭凤城隈”一句,以景入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后文通过对“世路”、“客怀”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多变、旅途孤寂的感慨。结尾处,诗人听说朋友来访,决定留饮,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豁达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