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李亮侯寓文康梁公祠左见怀之作

栖遁山门拥薜萝,旧游离索怅怀多。 珠投皛皛回霄汉,藻思纚纚绚绮疏。 相府居停连数武,通家义重一相过。 留宾愧我无鸡黍,兴尽平原奈尔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栖遁(qī dùn):隐居避世。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两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缘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用以形容隐士的居所。
  • 离索(lí suǒ):离散,分散。
  • 皛皛(xiǎo xiǎo):明亮洁白的样子。
  • 霄汉(xiāo hàn):天空极高处,比喻志向高远。
  • 藻思(zǎo sī):文思,指写作的才能和构思。
  • 纚纚(lí lí):形容连绵不断。
  • 绮疏(qǐ shū):雕刻成空心花纹的窗户。
  • 数武(shù wǔ):几步,形容距离很近。
  • 通家(tōng jiā):世交,两家之间有长期的交往。
  • 鸡黍(jī shǔ):指简单的饭菜,这里表示招待客人的简朴。
  • 平原(píng yuán):这里可能指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的贵族,以好客著称。

翻译

隐居在山门旁,周围环绕着薜荔和女萝,回忆起往日的游历,离散的怅惘之情油然而生。你的才华如同明亮的珠子,高悬于天际,你的文思连绵不断,绚烂如雕刻精美的窗户。我们的住所相隔仅几步之遥,作为世交,你常来访,情谊深厚。我惭愧地留你下来,却只能提供简单的饭菜,无法像平原君那样尽兴招待,真是无奈。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亮侯的怀念与敬仰,以及对自己简朴生活的自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薜萝”、“霄汉”、“绮疏”,描绘出隐居生活的清幽与友人才华的璀璨。通过对比“数武”与“通家”,强调了两人之间的亲密与尊重。结尾的“无鸡黍”与“平原”则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歉意,展现了诗人谦逊与真诚的品格。

何其伟

何其伟,字丽充,号玄洲,番禺人。明嘉靖至天启时人。约卒于明熹宗天启五年(一六二五),年七十二。曾在广西陆川县任官。何其伟诗以天启富春令何其伟子所镌明天启版《鷇音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馆藏孤本)为底本。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