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野寺宿

· 佘翔
不见东林寺,但闻隔水钟。 溪深桥复断,片月挂孤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前往,到。
  • 野寺:荒野中的寺庙。
  • 东林寺:指庐山上的东林寺,是佛教名刹。
  • 隔水:隔着河流。
  • :寺庙中的钟声。
  • 溪深:溪水深邃。
  • 桥复断:桥梁已经断裂。
  • 片月:一轮弯月。
  • 孤峰:孤立的山峰。

翻译

前往荒野中的寺庙寄宿, 看不见东林寺,却能听到隔着水传来的钟声。 溪水深邃,桥梁已断, 一轮弯月悬挂在孤立的山峰之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夜晚投宿野寺的静谧画面。诗人通过听觉和视觉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寂。不见东林寺,却闻钟声,暗示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与敬畏。溪深桥断,片月孤峰,则进一步以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佘翔的诗歌才华。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