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驿

暮雨萧萧云黯然,数家山下起炊烟。 窗闻早雁秋多思,门对寒流夜不眠。 远使正持三楚节,旧游曾扣九江船。 驿程南去无穷路,来往风尘阅岁年。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雨声。
  • 黯然:昏暗、沮丧的样子 。
  • 早雁:早来的大雁,常象征游子思乡或传递秋思。
  • 三楚节:“三楚”指古地区名,“节”通常指使者所持的符节。这里“持三楚节”表示作为使者前往三楚之地 。
  • :敲击,这里“扣九江船”指曾在九江乘船游历。
  • 驿程:旅途。
  • 阅岁年:经历岁月。

翻译

傍晚时分,雨丝纷纷,天空一片昏暗,山下几户人家袅袅升起了炊烟。坐在窗边,听闻早来的大雁鸣叫,在这秋日里思绪万千。夜晚,面对门外潺潺的寒流水,心中难眠。我作为远方的使者,正持符节前往三楚之地。往昔也曾在九江乘船游玩。从这驿站往南而去,路途漫漫没有尽头,来来往往的旅途,在尘世的风尘之中,这样度过了一年又一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人秋思图,意境萧瑟又带着淡淡的愁绪。开篇通过“暮雨萧萧云黯然”描绘出天色渐晚、风雨交加、阴云低沉的压抑氛围,为全诗定下愁基调,“数家山下起炊烟”以人间烟火气息反衬出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颔联“窗闻早雁秋多思,门对寒流夜不眠”借“早雁”“寒流”等秋天特有的意象,进一步抒发内心的惆怅,秋雁勾起思念,寒流触动愁肠,故而彻夜难眠。颈联回顾往事,“远使正持三楚节”点明自己当前作为使者远行的身份,“旧游曾扣九江船”回忆昔日在九江的潇洒游历,今昔对比,更添飘零之感。尾联 “驿程南去无穷路,来往风尘阅岁年”感慨漫长的旅途和岁月的流逝,表达出对未来路途渺茫的哀愁,以及在岁月奔波中的沧桑感。整首诗情景交融,用词精炼,充分展现了何景明对羁旅之愁、人生沧桑的独特感悟。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