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元恶伏诛

· 吴琏
黄河千派忽澄清,四海喧然诵太平。 障日浮云旋自散,洗天凉雨为谁倾。 辉辉当路消狼迹,赫赫朝阳起凤鸣。 老眼久期应见此,新诗聊作慰苍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恶:首恶,大恶。
  • 伏诛:被处死。

翻译

黄河众多的支流忽然变得清澈了,四海之内喧闹着歌颂太平。遮挡太阳的浮云很快自行消散了,洗净天空的凉雨是为谁而下呢。光辉闪耀在路上消除了恶狼的踪迹,赫赫的朝阳升起伴随着凤凰的鸣叫。我这老眼长久以来就期望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新写的诗姑且用来安慰天下苍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正义战胜邪恶、天下迎来太平的景象。诗中通过“黄河千派忽澄清”“障日浮云旋自散”等描述,体现出对黑暗邪恶被扫除、光明降临的喜悦和感慨。“赫赫朝阳起凤鸣”则以朝阳和凤鸣象征吉祥和美好,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意境开阔,情绪高昂,既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欣喜,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同时,也流露出对百姓的关怀,希望这太平之景能慰藉苍生。

吴琏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