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巫维祯太学

· 佘翔
群峰矗矗水粼粼,南国长怀席上珍。 中垒说堪雠虎观,司空佩已合龙津。 书摊沧海来千里,曲奏阳春和几人。 不是高斋频下榻,鬓毛偏厌雪花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矗矗 (chù chù):形容山峰高耸直立的样子。
  • 粼粼 (lín lín):形容水清澈闪光的样子。
  • 南国:指中国南方。
  • 席上珍: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 中垒:指中垒校尉,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巫维祯的学识堪比古代校尉。
  • 雠虎观:指校对书籍,如同与虎斗智。
  • 司空: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巫维祯的学识与古代司空相当。
  • 龙津:指重要的渡口,比喻重要的位置或机会。
  • 沧海:大海,比喻广阔无垠。
  • 阳春:古代曲名,这里指高雅的音乐。
  • 下榻:指留宿,这里指巫维祯的住处。
  • 鬓毛:指鬓角的头发,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头发。
  • 雪花新:指新长出的白发,比喻年老。

翻译

群山高耸,水波闪烁,南方之地常怀念那席上的珍宝。 你的学识堪比古代校尉,校对书籍如同与虎斗智,你的才华已与古代司空相当,已达到重要的位置。 你从远方带来书籍,如同沧海般广阔,奏起高雅的音乐,又有几人能和得上。 若不是你常留我住宿,我的鬓角也不会因新长出的白发而感到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巫维祯的学识与才华,将其比作南国的珍宝,形容其学识深厚,能够与古代的校尉和司空相媲美。诗中通过“群峰矗矗水粼粼”的壮阔景象,映衬出巫维祯的卓越不凡。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巫维祯的深厚友情,以及因岁月流逝而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