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子及

· 佘翔
忆别春风赠柳条,逐臣西去马萧萧。 长瞻山下孤云泪,漫折路傍五斗腰。 煮井何劳词赋客,含香还恋圣明朝。 星轺万里游非薄,题遍兰津十二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逐臣:被贬谪的臣子。
  • 马萧萧:马嘶声。
  • 长瞻:远望。
  • 孤云泪:比喻孤独和悲伤。
  • 漫折:随意折断。
  • 五斗腰:指官员的腰带,五斗为官职的象征。
  • 煮井:指隐居生活。
  • 含香:指在朝为官,享受朝廷的恩宠。
  • 圣明朝:指当时的明朝,含有赞美之意。
  • 星轺:古代使者所乘的车。
  • 兰津十二桥:地名,指兰津河上的十二座桥。

翻译

回忆起分别时春风中赠予的柳条,我这被贬的臣子西去,马儿嘶鸣。 远望着山下的孤云,泪水不禁流下,随意折断了路旁的五斗腰带。 隐居煮井,何须劳烦词赋之士,我仍怀念在朝为官,享受圣明朝的恩宠。 万里之外的使者之旅并非轻薄,我将题诗遍及兰津河上的十二座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孤独与对往昔朝堂生活的怀念。诗中“忆别春风赠柳条”一句,既描绘了分别时的情景,又暗含了诗人对往昔的留恋。“逐臣西去马萧萧”则进一步以马嘶声象征离别的凄凉。后文通过“孤云泪”、“漫折路傍五斗腰”等意象,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悲伤与无奈。最后,诗人以“题遍兰津十二桥”表达了自己虽处边远,但仍怀有诗意和远游的豪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