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生还闽中兼怀郑继之

叶生行吟燕中市,葛巾麻鞋岁将晚。 两都为客今始归,五岳寻仙不辞远。 江南画舸春柳低,海上茅堂白云满。 谷口如逢郑子真,为道栖迟未应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葛巾:用葛布制成的头巾。
  • 麻鞋:用麻编织的鞋子。
  • 两都:指北京和南京,明代的两京。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画舸:装饰华美的船。
  • 茅堂:茅草盖的堂屋,指简朴的居所。
  • 郑子真:即郑继之,诗中提到的另一位人物。
  • 栖迟:停留,居住。

翻译

叶生在燕京的市集中漫步吟诗,头戴葛巾,脚踩麻鞋,岁月已近年末。 他在北京和南京两地为客,如今终于要归去,为了寻找仙境,他不畏五岳之远。 江南的画舸在春柳下低垂,海上的茅堂里白云飘满。 如果在江南遇到郑子真,请告诉他,我以为他会停留,却未曾返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叶生在燕京的市集中漫步吟诗的情景,通过“葛巾麻鞋”和“岁将晚”等词语,传达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诗中“两都为客今始归”表达了叶生在南北两京的游历生活即将结束,而“五岳寻仙不辞远”则展现了他追求仙境的决心和勇气。后两句通过对江南春景和海上茅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最后以对郑子真的思念作结,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仙境的向往。

何景明

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瑾败,以荐除中书。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然何、李成名之后,论诗每相牴牾。申何者谓何诗俊逸,李诗粗豪,盖风格实有区别。有《大复集》、《雍大记》、《四箴杂言》。 ► 16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