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荔枝

· 佘翔
绛囊颗颗隐珠胎,不向风尘驰骑来。 自劈凝脂沉碧水,大秦明月掌中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绛囊:红色的袋子,这里比喻荔枝的外壳。
  • 珠胎:比喻荔枝内部的果肉。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
  • 驰骑:骑马疾行,这里指荔枝不经过长途运输。
  • 凝脂:形容荔枝果肉的质地细腻如脂。
  • 碧水:清澈的水。
  • 大秦:古代中国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 明月:比喻荔枝。
  • 掌中回:在手掌中转动,形容荔枝的珍贵和美好。

翻译

红色的荔枝外壳下,藏着颗颗如珍珠般的果肉,它们不曾被风尘中的马蹄所扰,未曾远行。 自剖开那如凝脂般的果肉,沉浸在清澈的水中,仿佛是古代罗马的明月,在掌中回旋,展现其珍贵与美好。

赏析

这首作品以荔枝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诗中“绛囊颗颗隐珠胎”形容荔枝外壳下的果肉如珍珠般珍贵,而“自劈凝脂沉碧水”则进一步以凝脂比喻果肉的细腻,碧水则增添了一丝清新之气。最后一句“大秦明月掌中回”巧妙地将荔枝与古代罗马的明月相比,表达了荔枝的珍贵和美好,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深厚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